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最近在读大卫·赫伯特·唐纳德的《林肯传》,读到南北战争时,也就是林肯跃上他政治生涯的巅峰成为美国总统的时期,我几乎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时期林肯过的日子,与地狱的生活没有什么差别。战场上的接连失败,来自自己内阁成员的抨击以及互相扯皮,来自在野党民主党的不断挑衅,来自美国  相似文献   
2.
汤斌是清顺治、康熙年间的官员,一生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人送绰号"汤青天""豆腐汤"。顺治十二年(1655年),汤斌出任潼关道。为不扰地方百姓,他用官俸买了三头骡子,一头驮着破旧被褥和一个书箱,另两头骡子他与一个仆人各骑一头。那模样,不像是新官赴任,倒像是穷书生赶考。到了潼关,看到人畜俱瘦、行李旧而且少的主仆二人,道台衙门的把总连连摇头,说了句"把你们放到锅里煮也煮不出个官味来",好不令人寻味。然而,就是这个"煮不出官味来"  相似文献   
3.
吴贺 《学海》2012,(3):188-194
《十月宣言》颁布后,俄国面临着如何实现自上而下向现代政治制度和平转型的难题,而在新体制下形成的不同政治力量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各不相同,引发了一场涉及沙皇、大贵族、政府与杜马权力斗争的"内阁危机",以致"强力人物"斯托雷平濒临被解职的困境。这次危机展现出在改革问题上俄国的两派政治力量之间难以调和的对立,结果使俄国以君主立宪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前景变得更加渺茫。  相似文献   
4.
殿试,又称廷试或御试,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是中国封建王朝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由皇帝亲自主持,在金殿举行。应考者只有通过殿试才能成为进士。殿试试卷是中国封建帝王选拔高级人才的重要凭证,自科举制度发端以来,历代殿试原卷在内阁填榜后,都要保存在内阁大库,由于普通人难得一见而充满了诸多传说和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