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张三丰全集》以及相关史书的记载可知,张三丰是元末明初道教全真派道士。1314年,67岁的张三丰,因感人生光阴有限,富贵无常,入终南山拜火龙真人为师,学长生之道。张三丰在出家后虽然云游四海,但主要的隐居地却是武当山。相传他在武当山看到猫与蛇打架,于一夜之间悟出了“太极拳”的妙理。不论这个传说的真实程度如何,有一个事实却是不可否认的,这就是武当山道教内家拳的创立和流传与张三丰的名字一直是联系在一起的。张三丰之所以在内家拳方面享有盛誉,是因为他勤奋学习和钻研道教传统的内丹理论,并将此等理论应用于武术的习练与创新过…  相似文献   
2.
回族武术拳种——查拳经过几百年的历史繁衍,技艺不断得到充实与提高,逐渐形成了集查、滑、炮、洪、腿(弹腿)于一体的完整系统。查拳传承有序,脉络清晰。其技术系统完整,内容丰富,功法全面,艺理俱精,在中华武坛独树一帜。笔者细致地梳理了有关资料,对查拳的渊源、流传、以及技法特点等进行了述略。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18日,"文化部首届少林功夫非洲学员班"结业典礼在少林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出席典礼,并为非洲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永信法师致辞说,这三个月里,在少林寺法师的指导下,非洲学员们一起研习少林功夫,感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的园林建筑蕴含着三个字:隔、抑、曲,如同我们意识中的静、感、悟。一个"隔"字,园林建筑中是隔开的景区,使各个景区自成一个生命单元,一个生命整体。这样可以见园景的参差错落,富有变化,又可使人有施遇不尽之感,景外有景,象外有象,壶中天地于是变宽了,一勺水见出了深处,一拳石也葆有了趣味,这就如同静下来的你,思维中慢慢地除去杂念,静心养性,淡出云天外,坐看云起时。静下来心如海阔,情似天空,静静时一花一  相似文献   
5.
试论道教医学对内家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本文所指的内家拳,要言之,指侧重于内功修炼的武术流派.从现有文献来看,"内家拳"一词最早出现于清初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中,其中说到:"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4,(11)
正本刊讯10月18日上午10时,"文化部第二届少林功夫非洲学员班结业典礼"在河南少林寺举行,来自非洲5个国家的20名学员圆满完成在少林寺为期3个月的生活和学习,即将学成归国。永信法师出席典礼仪式并为非洲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文化部外联局非洲处处长松雁群、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康洁、登封市副市长裴松宪等出席结业典礼并观看学员汇报演出。永信法师在致辞中,感慨结业典礼来的太  相似文献   
7.
正如铃木大拙先生所说:假如一个人真想精通一门艺术,光有技巧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他必须超越技巧,让艺术成为一种源于无意识的‘无艺之艺’。中国拳学,博大精深,奥妙所在,非言语所能道及,作为内家拳法的大成拳尤其如是。故有志于拳学诸同好,除苦用功外,尚须自具悟性,正如王芗斋先生所云:不可浮聪明,不可笨用功。学者于师之所授,当观其神,度其  相似文献   
8.
站桩一道,流传已久。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中,就有“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描述,说明早在远古时代即已出现。另据道藏《金莲正宗记》卷四记载:道教祖师“全真七子”之一的王玉阳,为了修炼大道,“偏翘一足,独立者九年,东临大海,未尝昏睡,人呼为‘铁脚先生’,邱真人赞之曰‘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如此炼形九年,而入于大妙”。由此可知,站桩也是道教修持的一种方式。笔者曾遇居士王选杰先生,得以传授大成拳法。大成拳乃近代著名武术家王芗斋先生,继承源远流长的内家拳法特点,以拳悟道,以道证拳,所创“拳道合一”的内家拳法。大成拳的基本功即为站桩,站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