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ewis的临时内在性问题出名地难以理解,也许是因为它质疑了某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基本概念。本文通过简明地陈述问题和对若干可能解法的分析试图使之易于理解。此外,本文给出了一个产生Bradley倒退的简明易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清代家具的装饰纹样中,蝙蝠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图案,本文通过对清代家具中蝙蝠纹局部造型的分析,采用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总结出倒挂式蝙蝠纹和斜飞式蝙蝠纹各部位的基本造型规律,有助于对清代家具蝙蝠纹装饰纹样的造型形式的进一步探究,并能为现代仿清式家具的装饰纹样制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韦 《天风》1996,(4):43-45
每逢在《天风》的封底、封里看见各地新(改)建教堂的照片,心中总是泛起喜悦。有些教堂还是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建的,这个更见证了神的荣美与信心的力量。作为一个退休的建筑师,我愿在此对教堂的发展梗概,现代教堂的特点,以及在我们三自条件下建堂时最好加以考虑的一些问题——平面布局、结构选型、疏散。  相似文献   
4.
杨天保 《孔子研究》2011,(3):95-105
北宋庆历新政之后,王安石的学术思想出现了"由外入内"的突变.此中突破,自见高妙:一是自觉舍弃了唐代韩愈"由文及道"的学路之后,王安石发凡汉代扬雄的"性论",催生了新的"性情合一说";又"以<玄>准<易>",将"扬氏易学"成功标榜为"孟学"的正宗嫡传,为自己下一步的"入孟",找到了合理的"拐点".二是创见性地解构传统的"...  相似文献   
5.
这个专栏的意图在于,通过几位作者、译者的努力,提醒人们对马克思与浪漫主义关系的重思,对古典反讽、浪漫反讽和马克思的反讽异同关系的重思。这个问题在国内学界很不受重视,或者被当作马克思不成熟的表现,把浪漫主义视为负面的、招致马克思思想不成熟的东西。维塞尔在《马克思、浪漫派的反讽、无产阶级》一书中力图纠正这种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传统看法,陈开华特意节译了该书第五章,以凸现“反讽”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我也提供了小文一篇,力图阐明马克思试图扼制虚无主义时从浪漫主义处寻求的思想资源,并在告别了意识内在性之后仍保留和改造了另一种内在性:价值内在性;而它与浪漫派的反讽存在密切关系。罗晓颖的论文则针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了理解哲学与现实的关系而对苏格拉底反讽广泛涉猎的事实,以《游叙弗伦》篇为例对苏格拉底的反讽作出自己的分析,这对理解马克思的反讽,理解古典反讽与现代反讽的关系与区别,会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很值得阅读。  相似文献   
6.
从混沌到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沌有三个女儿:艺术,科学和哲学。她们是三种思想平面,或曰大脑。大脑更像概念力,大脑就是精神本身。平面之间相互干扰,规则就是干扰律按自己的方式运动。每个学科都处于自己的平面上,使用属于自己的成分。还有一些不可定位的干扰。一个学科为了自己的目的与关系与其否定性的那一极建立起一种本质联系之时,此类教学法才成为可能。哲学需要一种理解它的非哲学,就像艺术需要非艺术,科学需要非科学。  相似文献   
7.
以随机点立体图为实验材料,采用三维空间线索-目标范式,将刺激呈现于同一视野位置以排除眼跳因素干扰,通过观察有意注意倾斜平面和无意注意倾斜平面与测试平面间的方向一致性和角度一致性对检测平面加工的影响,探讨了注意在不同倾斜平面间的转移是否产生返回抑制。结果表明:(1)以视差线索构造的三维视觉空间中,存在与注意有关的返回抑制效应;(2)无意注意加工能导致返回抑制,注意引导平面比无意注意平面引起更大的抑制效应。本研究的结果支持Posner返回抑制是由注意转移所致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肖永明 《法音》2009,(7):15-19
无论是佛教的真如本际,还是西哲所谓的形上本体,都是被指认为言语所无法言说、思维所不可认知的。但是,西方思想到了实现了某种哲学革命的胡塞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蔽而不明的。无论是第二国际的理论家,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领袖都严重地误解了这一基础,并使之局限于现代形而上学的总体框架之中。为了从这种粗疏混乱中摆脱出来,有必要思及马克思在同一方向上(亦即对现代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批判上)有决定性开展的"同时代人",而这样的同时代人将特别包括海德格尔。现代形而上学的本质性在于"意识"的存在特性,这种存在特性是通过主体性被规定的,从而现代形而上学作为"我思"哲学或主体性哲学是以意识的内在性(Immanenz)来作为基本建制的。因此,对于意识或一般主体之内在性所持的本体论立场,便成为决定某种哲学是否从属于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尺度。在这一主题上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积极"对话",将开启出一个从根本上超越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性视域,而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只有通过这样的视域才能得到真正深入的阐明。  相似文献   
10.
李刚 《美与时代》2013,(6):85-88
闽中土堡是福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防御性乡土建筑。复兴堡是闽中土堡中较有特点的一例,其不光具有建筑艺术及历史文化的意义,而且在抗战历史和台海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象征性。通过对其空间形态与平面布局的分析以及建筑文化的探讨,展现其独特的建筑艺术特点及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