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持大镰刃收获庄稼的农妇,昂然挺立,充满豪气,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崇高和坚强。这幅画体现了画家的艺术主张:歌颂劳苦大众,既表现他们的高傲与尊严,又让人们看到他们内心的纯净美。  相似文献   
2.
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提出过一些有关内丹修炼的理论,但与他同时代的钟离权和吕洞宾却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内丹学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杜光庭与钟吕内丹道的比较研究,以说明杜光庭对“性命双修”的强调,在某种意义上说,为内丹心性学在唐末五代的迅速发展,并在宋代以后成为道教思想与实践的主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和谐之美     
无事堂前,忽然热闹起来了。“执著”与“放下”,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论辩。执著说:“我对,你错。”放下说:“我对,你错。”执著说:“你错。我,才是成就  相似文献   
4.
1984年,我作为最早一批去北美读MBA的大陆留学生,虽然有奖学金资助,但经济远比大多数人要拮据。第一年,我甚至没有看过一场电影。可是,我依然拒绝去做在餐馆洗盘子之类的工作赚钱。  相似文献   
5.
高学鸿 《天风》2011,(1):16-18
王革清姊妹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从小对圣经中的做人理念耳濡目染,因此立志要做一名有爱心的基督徒,力争在有生之年通过为社会多做贡献而荣耀上帝。  相似文献   
6.
在分层化趋势明显的今天,增进社会整合成了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社会整合的重要形式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中,近年来举行的祭孔活动是这种认同的载体之一。但通过对个案的调查中发现,祭孔活动中出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祭孔与历史沿革的矛盾;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模糊;对儒家文化的器物、制度层面的喧闹与思想层面的缺失。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增进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增进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7.
影响美育在农村小学实施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在中国教育界提倡和实施多年,但在农村小学中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以从教育价值观、教师本身的美育素养、社会意识、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探讨问题存在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审美教育在农村小学充分发挥其"以美育人,以美立人"的作用?(一)树立正确的审美教育的观念.(二)建构审美教育模式.学科的教学,组织课外活动,都要营造一种美好的情趣和氛围,让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情境之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实现愉快学习,培养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8.
文静 《思维与智慧》2007,(11):60-60
晨起对镜梳妆,轻轻地说一句“早上好”,送自己一天的快乐心情。你,除了没有脸蛋儿的俊俏,你什么也不少。阳光,天空,绿树,花草,还有满世界的真实生动美丽。[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白宇 《美与时代》2014,(12):44-45
平面设计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试图将图形、文字、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使平面设计具有秩序美,并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最终实现对商品促销的目的。但是,我们应该对平面设计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既要认识到平面设计丰富了我们的审美体验,又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批判能力,避免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即试图从审美学的角度来帮助我们来更深刻的理解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10.
教师评分用语词义赋值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模糊统计试验方法对教师的六组定性的评分用语词 (符号 )进行了经验赋值。参加赋值的是 2 66名小学教师。结果表明 ,六组评分用语词 (符号 )都是模糊概念 ,其中每种评分方式中处于最高等级的词 (符号 )的模糊度最小 ,处于中间等级的词 (符号 )的模糊度居中 ,处于最低等级的词 (符号 )的模糊度最大。词 (符号 )义的模糊度与评价的把握度呈现负相关 ,即词 (符号 )义越具体 ,模糊度越小 ,赋值的把握度就越大 ;反之 ,词义越含混 ,模糊度越大 ,赋值的把握度就越小。教师对各种评分用语词 (符号 )的赋值受百分制的“及格—不及格”的划分的影响 ,受评分方式中等级数目的影响 ,即增加评分等级会减少评分用语词 (符号 )的模糊度 ,增加赋值的把握度 ,还受评分用语词 (符号 )本身数量特征的影响。在各种评分方式中 ,评语词 (符号 )在心理量表上的距离是不等的。本研究的结果对教育评价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