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杰出的包装设计是品牌的核心。它反映了品牌的价值,传递着品牌的承诺。富有创新性的设计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增强品牌的区分度。对重点突出的消费群进行划分,对于提出有效的包装设计方案是十分关键的。只有了解不同消费群的需求才能体现出品牌明确的个性,设计出独特的包装风格,进而促成购买活动最终的完成。  相似文献   
2.
BOBOs就是指拥有布尔乔亚(中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崇尚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又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波希米亚式的生活方式的人,也指既拥有高学历、丰厚收入,又讲究生活品味、享受富裕成功、注重心灵自由、追求不羁与流浪的一族。Bo与Bo的结合就是物质与艺术的结合。Bo与Bo的结合已经不再局限于追求物质利益,他们摆脱了布尔乔亚物质主义的樊篱,同时追求精神愉悦和心灵回归。布波族是消费的艺术家。BOBO族本是布鲁克斯对美国一个新阶层的称呼,但却以惊人的速度为全世界大众所接受,并在其他国家得到新的诠释。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同样出现了大批布波族。  相似文献   
3.
以往炫耀性消费研究多囿于自尊补偿视角,本文着眼于驱动炫耀性消费动机的自我增强属性,提出敬畏的自我超越属性可以降低个体对自身目标重要性的评估(即提升“小我”水平),进而降低炫耀性消费倾向。四个研究采用三种炫耀性消费倾向测量方式,通过测量特质敬畏(研究1a)和操纵状态敬畏(研究1b)均验证了敬畏对炫耀性消费倾向的抑制作用。研究2表明敬畏不影响非炫耀性消费倾向。研究3发现“小我”在敬畏与炫耀性消费倾向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消费欲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对解决个体非健康饮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个实验考察感知食物空间距离是否及如何影响消费欲望,以及感知资源口腔占用是否会降低感知空间距离对消费欲望的影响。结果发现:(1)感知空间距离越近,消费欲望越强;(2)感知空间距离通过心理模拟影响消费欲望;(3)占用感知资源口腔会阻碍心理模拟从而降低感知食物空间距离对消费欲望的影响。因此,操纵食物的感知空间距离会通过心理模拟影响个体的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负性事件频发,研究以补偿性消费理论为基础,考察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内因与外因。实验一通过比较高、低状态自尊条件下不同阶层被试的炫耀性消费倾向来考察自尊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倾向受到其状态自尊的调节; 实验二通过比较不同阶层被试对地位及非地位符号商品的支付意愿来考察商品符号价值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只有在商品具有地位符号价值时,才会表现出比高阶层大学生更强烈的炫耀性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6.
张俊  邹泓 《心理学探新》2012,(4):376-383
该研究以377名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中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的特点及其与家庭理财教育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学生消费决策风格部分符合Shim(1996)提出的二阶模型(包括质量导向、非理性导向、享乐导向和价格导向等四个二阶因子);(2)中学生消费决策风格的年级差异不显著,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在品牌导向上高于女生,在流行导向和娱乐导向上低于女生;(3)中学生消费决策风格可划分为决策随意型、决策紊乱型、决策理智型和决策实惠型;(4)父母消极的理财教育方式会导致中学生形成非理性导向或享乐导向的消费决策风格,而积极的教育引导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中学生的非理性决策风格,促进其形成质量导向的决策风格。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2,(6):35
胡润百富近日公布的《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借着调查和数据勾勒了270万的人均资产在67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这一群体的人数、行业分布、消费特征等轮廓。其中指出,高净值人群半数有宗教信仰,约三成是佛教徒。白皮书数据显示高净值人群的信仰比例为无神论最高(51%),有宗教信仰的比例总体占49%,分别是佛教(39%),基督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中国有2.3亿名儿童,城市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为第一位,可见儿童教育市场潜力之巨大.但目前幼教现状参差不齐.有的机构租个房子、招几个幼师毕业的学生、弄本教案,就开始办班;有的亲子园,教师连普通话都说得不标准;甚至有机构还没发展成型,就忙着发展连锁,以赚取加盟费.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呈现出一派“百花争鸣”的景象,却鲜有“奇葩”.  相似文献   
9.
杨帆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94-194
本调查研究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内采用随机偶遇抽样的调查方法通过访谈获得了237个四川大学生样本并分别收集了性别、周消费总额、消费类别等信息并通过对获得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来探讨四川大学在校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的性别差异和对老人和还在的态度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共有消费是多位消费者共同参与并承担开销的一种常见的消费活动。本研究基于风险转移理论, 探究了消费情境(单独消费vs.共有消费)对不熟悉产品偏好的作用机理及边界条件。通过5个实验, 结果发现:相比于单独消费情境下的消费者, 在共有消费情境下的消费者更愿意尝试不熟悉的产品。原因在于共有消费情境会转移消费风险, 使得消费者对不熟悉产品的感知风险降低。但是该效应仅发生于产品风险较低的产品。同时, 当共有消费群体的关系较为疏远时, 该效应会消失甚至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