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蕴含着以善为终极目标的伦理精神。从个人伦理的维度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求个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自尊自信的个人心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从社会伦理文化的维度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高要求是真善美,需要高雅清新的文化氛围、公平竞争的社会规则、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尊重他人的社会观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反映了个人、社会和国家等多个层面的价值诉求,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李培林  崔岩 《学海》2022,(1):51-59
共同富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分阶段推进。本文认为,应该像当年提出现代化建设的"小康目标"那样,提出一个符合国情的、阶段性的、数量化的、国际可比较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把农村相对贫困率降低到10%以下作为从"共享"走向"共富"的阶段性目标,探索了这一选择的可能性、可行性、面临的挑战和有利条件,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制度选择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制度的选择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体现出强烈的价值取向。中国经济制度的设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依据的原则有效率原则、公平原则、人本原则。发展生产力,实行共同富裕,是经济与伦理的结合点,具有外在充足的经济理由和内在深蕴的人性根基  相似文献   
4.
《学海》2022,(1)
伴随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一批从事新职业和灵活就业的群体异军突起,特别是其中的城市青年和进城农民工将成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人群。本文从劳动社会学、社会分层以及代际社会学等理论视角,使用全国新职业青年调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等数据,考察这一群体的发展特征、存在困境以及诉求等,试图为"扩中"提出政策思路。首先是中等收入特征,骑手的收入水平显著高于从事传统行业的农民工,不同指标测算显示60%~80%的骑手属于中等收入群体;其次是不稳定特征,骑手职业的"高收入"其实是建立在"高强度""低保障"的基础上的,因而其职业发展呈现焦虑性和短期性;第三是灵活性追求,重视工作与生活、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理解新就业青年乃至整个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是理解新兴就业群体、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的关键。基于实证分析,本文强调既要重视就业稳定性也要重视就业灵活性的"扩中"思路,在稳就业稳收入的同时也要适应灵活性和流动性。建议创新完善新业态劳动关系认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推进职业培训和素质培养等措施,从而切实促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成长和发展、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发展追求的两个价值目标,历史上两者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出交互优先的动态特征.多年来,我们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指导经济发展,一方面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分配不公.为此,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突出公平、追求效率,强调现阶段公平对于效率的优先性,以增强社会的价值认同、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更好地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6.
许爱花 《学海》2002,(1):87-89
以放权让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 ,增加了区域经济活力 ,刺激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但也逐渐拉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是新时期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思想 ,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的差别原则与按劳分配、共同富裕、关注弱势群体的中国现实政策正好对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鑫 《学海》2022,(2):13-21
分配制度是社会制度在分配领域的集中反映,反过来会影响社会制度的稳固和变革。中国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于毛泽东思想中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纠偏及发展、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完善的历程中,经历了三次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到市场化的按劳分配,再到人民共享的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配正义,需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位,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并通过合理化的按劳分配制度设计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 平理论伟大旗帜,统揽全局,作出了西部大开 发的战略部署。这不仅对发掘西部资源,发展 西部经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 着重大意义,而且对缩小东西部差距,走向共 同富裕道路,全地域、全方位地发展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 义。西部大开发赢来了中华民族事业更大的 腾飞,充分展示了党中央为国家、为中国民族 利益服务的前无古人的胆识和英明举措。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全国各族人民兴高彩烈,西部地区人民更是欢欣鼓舞。在这前无古人的伟业中,…  相似文献   
10.
推进乡村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想推动乡村文旅发展,就要科学育人,以人才促发展;以科技驱动创新,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以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书写乡村共建共享共富新篇章。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为例,对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进行研究。阐述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价值,分析下姜村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实践经验,并提出发展对策,为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