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霞文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34-134
培养高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是整个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英语对话课,它以丰富的情景设计,实用易学的句型和表达法,以及与课文紧密联系的话题和内容,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尚且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考察几种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来探讨各种教育模式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的影响,结果发现,实践教学较理论指导课帮助更有效,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也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议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毕业前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李渝 《四川心理科学》2014,(13):136-136
一、案例背景 201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轮复习中的语法课,定语从句是高中英语中重要的语法之一,同时也是高考中重要的考察内容,而且近年全国卷对定语从句的考察趋向基础和基本用法方面。因此本节课复习关系代词的用法也是与高考紧密结合的。对于该内容学生半知半解,语法又很枯燥,所以学生很容易有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4.
灵棋课法的由来及其符号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灵棋占法当作"易占"的一个支派加以研究.作者以<道藏>本及<四库全书>本中的<灵棋经>为基本文献,考察"灵棋课法"的由来与归属.作者认为,从道书记载情形看,灵棋课法早先应该属于道教使用的一种卜筮技艺.在分析了灵棋课法与易学的关系之后,作者从神明崇拜的角度进一步考察灵棋课法的道教色彩,阐述了该法所蕴含的思想旨趣,发掘其象征底蕴.  相似文献   
5.
为了尊重学生的学力差异,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13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成都市成华区红花学校数学组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同课异构”专题教研活动。这一次专题活动给了教师一个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创造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做课、讲课、听课、比课,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协作交流、同伴互助,促进了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摘要教学方法问题是教学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着眼于建国前的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以此爬梳各个时期语文教学方法,以期对教学方法的演变有个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思品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品德教育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生活脱节,教材时代气息不足,远离现代社会,我们习惯于对学生讲书本上的道理,忽视这些道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当学生把思想品德课中学到的观点用于实际时,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便显得束手无策,学生把社会上看到的现实与课堂中讲授的道理进行对比后,就把课堂上学的东西就否定了,致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差。  相似文献   
9.
随着学校“三疑问题导学”课堂实践越来越深入,对于什么是“三疑问题导学”我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在自己执教的班级进行了第一轮的课堂改革实践。经历了这轮课例研究,一些感想与启发,记录一二。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过程及方法:.利用前期问卷调查工作,确定五位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积极寻求个案。2.课题组积极进行观课议课理论培训学习。3.结合学校开展的拜师学艺的形式来组织和领导青年教师,每周不定期听随堂课,推门课,查看备课,给予青年教师最大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更加全面的了解青年教师的成长情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