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信义 《天风》2010,(9):6-8
怎样构建和谐生活?请你看看神的仆人但以理。和谐必须先从自己做起。可以说,自我和谐、内心和谐是内因、是主因,而外部的环境、风气仅是外因、辅因。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内因。而但以理正是先从自我做起的。先知但以理和其三个朋友被尼布甲尼撒王掳往巴比伦时(公元前605年)正值青年,在被掳之地,经历了巴比伦、玛代、波斯王朝,虽身为俘虏,仍坚守信仰,并在上帝的保守中充分发挥神所赐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伊壁鸠鲁是原始的唯物主义者之一。据说他的父亲曾经是雅典一所小学校的校长,生活窘困,后来移民到萨默斯岛。伊壁鸠鲁就是在那里出生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42年末.抑或公元前341年初。传说他14岁那年在学校学习赫西俄德的宇宙起源学(Hesiod’s Cosmogony),  相似文献   
3.
悟凡 《法音》2008,(4):17-28
一、清规源流概略佛教正式传入我国的时间约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也就是公元前二年,早期不但教理不完备,戒律更是要晚很多年才传来。作为规范僧团和教团的律仪最早的传入时间是曹魏,当时译出的也只是两个关于受戒羯磨的简本:一个是曹魏嘉平年间(249—253),中天竺昙柯迦罗到洛阳译出的《僧祗戒心》,并且在译出后请梵僧立羯磨法给出家人正式授戒:另一个是安息国沙门昙帝,于正元(254—255)时来中国译出《昙无德羯磨》。自此以后中土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比丘僧团出现。  相似文献   
4.
你知道吗?     
紫晶 《天风》2010,(12):I0001-I0001
<正>你知道吗?历史上最惊人的一件事——耶稣的降生:以耶稣降生确定公元纪年,公元前就是耶稣降生以前,公元后就是耶稣降生以后。你知道吗?最庞大的组织——联合国大厦地基下埋藏着一本圣经,墙壁上刻着圣经《以赛亚书》的经文,作为联合国创建的宗旨与目的。  相似文献   
5.
齐国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至公元前221年统一于秦,历800余年,在先秦各诸侯国中,开国最早,亡国最晚,历史最为悠久。其间,齐国数度得兴,两创辉煌,由初封时僻处东海一隅的弹丸小国,逐渐发展成为有周一代雄居东方的大国、富国、强国,完成了一个由霸业、王业至帝业的过程,几近统一中国。然而这样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却在战国最后60多年的时间里迅速衰落,最终被秦国所灭。齐国由小国、贫国、弱国变为大国、富国、强国,其中的经验固然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强大齐国的衰落、灭亡更是引人深思、发人深醒。  相似文献   
6.
7.
张新进 《中国宗教》2018,(10):10-11
佛教自公元前后两汊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文化不断融合,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本土佛教。纵观历史,中国佛教的传承与发展,与其历来主张的爱国爱教思想分不开。  相似文献   
8.
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造《宗教不宜混滥论》,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论著,包括其中原注的文字,共3557字,可谓字字珠玑。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长期从事中国佛学院的教学工作。对于此论,长老从1984年起即开始为中国佛学院学僧进行讲解,先后讲解过六遍。长老讲解既保持了信仰的虔诚,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条分缕析,考证严密,深入浅出,而内涵深刻,读者从中可以正确了解佛教的历史、佛教名相的精义和修行佛法乃至于为人处事的道理,是当代一篇不可多得的释论范本。讲记全文九万多字,本刊拟从本期开始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智慧的心     
林孔华 《天风》2009,(9):6-7
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求教于智慧的神。约在公元前1400年,西奈的旷野,夕照余晖中,一位威严的老人挺拔身姿,伫立于西奈山,双目炯炯有神,远眺对岸峰峦层叠的群山,俯视山脚蜿蜒曲折的滔滔江水,回顾120年的人生历程,以智慧的眼光、优美的笔触、满怀的感慨、无限的敬虔吟唱出气势磅礴、响彻千古的名篇——(《诗篇》九十篇。  相似文献   
10.
墨子世系考     
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墨翟,是春秋战国时期小邪国(在今滕州市)人。他是墨学创始人,我国科学鼻祖,中华民族三杰(孔子、墨子、老子)之一。墨学“晚出于儒学,高出于儒学”。墨学异军突起,儒墨两家互相驳难,揭开了先秦百家争鸣的序幕。“墨子学说,在战国初期,大有席卷天下之势,如孟子所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自孟子大批杨、墨之后,其势稍衰,到战国末期,墨与儒尚能‘并称显学’。“关于墨子的一里籍及身世问题,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一,本人试就墨子世系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