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民族英雄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一句千古绝唱。它成为后人忠于祖国、取义成仁、视死如归的座右铭。据《宋史·列传第二十七·文天祥》记载,文天祥被俘后,当面对元世祖忽必烈有“求才南官”之意时,也并非没有出现过“生还”机会和产生过“求生”的想法,只不过他的想法因与其他南宋降元官吏的想法不同,而不能得到当时投降派的支持才最终没能实现罢了。请看下面这段《宋史》中的记载:  相似文献   
2.
丘处机在金大定年间(1161—1189)后期已极负盛名,曾于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得到金世宗的召见,并深受礼遇。蒙古大汗成吉思汗虽远在大漠忙于战事也想见他,并于蒙古国太祖十四年(1219)"自乃蛮命近臣札八兒、刘仲禄持诏求之"。①丘处机接受礼请,西去觐见蒙古大汗。一方面,可得到蒙古国的支持,有利于将全真道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蒙古人扩张时杀戮太  相似文献   
3.
编号俄A20V的黑水城出土的全真教佚词,杂汇了释、道、禅三家经义的内容;本卷所存的内容,不少是释、道、儒家经义的糅合;佚词的语言词汇高度因袭、逼似重阳及七子的作品;词中还有一些可以联系全真七子的线索;同卷的《亡牛偈》,也是十一首佚词为全真七子作品的有利旁证。故而,它们既非西夏人的作品,亦非宋人的作品,更非13世纪中期元人的作品,它们是秦渡镇分手之后,马钰较为早期的作品。词作对于全真教在西夏、马钰、金元词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田源 《中国宗教》2017,(7):46-48
一、道缘天成少年出家 黄信阳,俗名黄福琪,号中和子。1962年6月17日出生于温州市。黄信阳因身体羸弱而不能正常上学,就去道观里听道长讲道,平日还经常抄写一些道学典籍。1974年他在本村东华道观出家,拜黄诚宝道长为师,取道号信阳。成为全真教龙门派第廿五代玄裔弟子。  相似文献   
5.
清代著名道士,全真教龙门派第十一代弟子闵苕,派名闵一得,字补之,亦字小艮,号懒云子。关于他的生卒年,卒年无差,而其之生年却大有径庭,现在的说法几乎都是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卒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享年七十九岁。如《中华仙学》中陈撄宁先生所作的《闵小艮真人传》,以  相似文献   
6.
山东地区自古以来素有神仙信仰,齐文化更是道教思想的主要来源;在道教发展史上,山东也是道教传播的重要地区.金代,中国北方兴起了三个新的道教派别:太一教、大道教和全真教.其中全真教与山东关系密切,这已为学界所熟知;而大道教和太一教与山东的关系,由于材料稀少而不为学者所重视.本文仅以目前所知的有限的材料为依据,对大道教在山东传播和发展的情况,做一简要的考察.  相似文献   
7.
《香港全真教研究》将要面世了,这本书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完成出版也算是有一段时间了。由于与香港的地缘关系,在广东做宗教研究自然也就与香港有着经常的、多方面的联系,加之香港道教学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内地道教学术的“反哺”,以及笔者经常去道教学院授课,使得这种联系更为密切了。  相似文献   
8.
元代社会道德观念的限制使得妇女的宗教活动更多地需要女性宗教师,而全真女冠们禁欲苦修的信条又契合元代社会道德观念对守节妇女的要求,得到了上层社会的广泛支持,从而形成了继唐代女冠热后又一个女性信仰道教的热潮。在这场热潮中虽然很多全真女冠表现出了封建社会女性难得的独立意识和平等精神。但是,在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大环境下,即使在标榜平等的全真教内,她们也很难获取真正的平等。  相似文献   
9.
元朝时全真教在北方盛极一时的原因颇为复杂,其中全真教借儒学以助其兴盛的现象历来为学者所关注。但以往讨论全真教与儒学之关系偏重在义理方面,本文则以元世祖时期,全真道士姜善信改造传统儒家正祀庙宇——尧、舜、禹庙的生动事例为研究对象,考察分析全真教在山西南部发展兴盛的独特路径。1262年改河中府禹王庙为龙门建极宫、1264年平阳尧帝庙增修光宅宫、1289年蒲州虞舜庙内增祀老子这一系列的改造之后,全真教不仅通过挤占尧舜禹庙的空间增修道教宫观,而且也以"尧舜思政求贤之道,上帝称心"的儒家文化使其得以在山西南部盛极一时。姜善信创修龙门建极宫则被后人视为清代全真教龙门派之发端,"龙门、临济半天下"的辉煌让我们把视线回放到靖应真人姜善信及其在山西南部的全真教活动。  相似文献   
10.
刘焕玲 《中国道教》2005,20(5):33-39
一、前言全真教龙门派在清初经王常月阐扬后,康、雍、乾时期出现中兴盛世,遍及南北,以江浙地区的发展最为突出。其中龙门派第十一代闵一得,在教理及著作方面的成就最为著名。闵一得(1758-1836)从高东篱受戒于天台桐柏山,派名一得。后从业于沈轻云习内丹,且受云南鸡足道人之西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