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对《元辰章》与《元辰历》的内容分析为基础,将这一组文本与《赤松子章历》及其它仪式文本进行比照,进而理解五行、六十甲子及星宿等观念体系与章仪之间的关系。由此为理解正一章文及章仪文本提供一个可能的方向。《元辰历》实际上是上章者查对《元辰章》中所指出的各种神明名目的一个手册,《元辰章》与《赤松子章历》在内容上是有互补性的,《赤松子章历》与《元辰章》在不同的层面上使用同一个禁忌系统和宇宙观念,这说明中古道教传统章仪内有以五行、八卦和六甲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存在。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性行为本身并不是禁忌,关键是要看它发生的时间、场合和对象,有些民族把性行为看成是危险、不洁的或神圣的事物而加以禁止.性禁忌是种极为普遍的文化现象,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诸多性禁忌,并且他们对于性禁忌的认识也呈现出一个从神秘到理性的发展过程.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各种性禁忌观念虽然产生于迷信思想,但在实践的层面上也起着规范人们性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俗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中国百姓的生活行为无不受其影响,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文化也会产生异化和衍变,产生出俗信与迷信的不同现象。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正确理解俗信与迷信显得颇为重要,从民间禁忌的角度来谈民俗,或许能找出些答案。  相似文献   
4.
在古老的年代里,人们不太清楚胎儿是怎样孕育而成。于是,就有人想象出超自然的神灵来。后来,随着时光的流逝,日月的变迁,这种超自然的神灵, 又被一部分人想象出一个具体而有形的“胎神”来。至此以后, “胎神”的这一说法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诞生”了。那么何为胎神呢?据有关资  相似文献   
5.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就是语言。语言是文化交流与传递的重要通用符号。人类对语言存有敬畏之心,来自于对其神秘力量的认知。语言所表达的祝福或诅咒,均会发挥其特定功能。在彝族传统文化中,毕摩所念诵的语言,是毕摩与神鬼沟通的重要媒介。正因为彝人相信语言中蕴含神力,因此衍生出诸多语言禁忌。本文聚焦于分析彝族的宗教语言特征和内涵,结合毕摩从业禁忌、代表性仪式,探寻彝族宗教语言的内涵与功能。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高淳县地处江苏的西南边陲,为半山半圩地区。圩区地处石臼、固城两湖之间,水域辽阔,港汊纵横。县境官溪河、胥溪河横贯东西,向东可通苏杭,朝西可达长江,水路交通十分便利。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航运业已成为水乡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沿湖沿江两岸的农民,最初以小木船捕鱼、装卸货物,如今逐步发展成搞专业运输的大吨位铁驳船和水泥预制、木质船,各类大小船只遍布高淳水乡地区。其数量近年据县水运服务公司和县港监部门不完全统计,百吨以上的大船3000多艘,平均每…  相似文献   
7.
"心性"是刘智著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贯穿于《天方性理》和《天方典礼》之中,并成为一以贯之的核心观念。刘智指出:真主造化了宇宙万物暨人类,人类依于"心性"而高出万物,"心性"的保护与其功能的发挥极为重要。故清真饮食的种种规定,其重点是为了保养"心性",伊斯兰教苏菲主义的"三乘"功修等都是为了发挥"心性"之功能,人道五典(伦理)也是"心性"的社会实践,复归于真主是"心性"之终极目标。"心性"不仅使《天方性理》和《天方典礼》的内在精神融会贯通,也已成为刘智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  相似文献   
8.
李裴 《宗教学研究》2017,(1):120-124
中国道教因其崇山的传统和入山修道的独特宗教诉求形成了特殊的入山禁忌,包括入山的时间、空间、行为禁忌等.道教入山禁忌以万物有灵观为认识论前提,体现了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独特审美体验,其万物平等、和谐共生的环境美学思想对于今天建设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生态—环境美学理论,仍有其宝贵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持快乐,你必须注意如下几个禁忌,如果你一条也没犯的话,相信在生活中,你会是一个很快乐的人。   “杀手”一:完美主义  虽然,对美好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但若是过了头,就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烦恼。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要求完美,凡事都要追求最好。殊不知追求完美很多时候会给自己带来不快乐,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有一位女士,她是个在卫生方面有完美倾向的人。每天,她都要把家里彻底地打扫一遍,门窗桌椅,任何一个小角落都不放过。床单被套每星期都要换洗,每一次洗手都要抹三次以上的香皂,每一次吃完饭,都要把…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艺术创作和观赏中,陷入了由模仿而产生的追求心理、恐惧逃避心理相互作用所营造的矛盾“魔域”.人类对于造物行为的痴迷与信仰所产生的禁忌,在这片矛盾的“魔域”中互相调和与重组,以产生各式各样艺术作品,或者是艺术鉴赏与批评.以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一书来看,这同样也是一种错觉,不论是仿真还是仿真的禁忌,它从某种程度上基于人这种矛盾心理而产生,又带回给人以类似的矛盾的审美感受.但人类的理性告诉我们,不论是希望艺术品成活还是不希望,这都是不可能发生的.这种错觉在艺术上,正是人类心理映射到艺术上的玩味与有趣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