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鬼谷子》一书是先秦纵横家探讨谋略、游说理论的专著。此书将《孙子兵法》、《老子》、《周易》中的辩证法思想灵活运用于谋略、游说理论中,在深刻的辩证哲学指导下,提出了完整的谋略、游说理论体系。辩证法是《鬼谷子》一书的理论基础,它既是游说理论的总原则,又是贯穿在诸多具体游说技巧中的指导方法。《鬼谷子》认为,游说之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概而言之即"知己知彼"。在具体的游说中,《鬼谷子》特别强调通过语言试探窥伺对方内心的真实意图,并最终俘获对方的信赖。不过,实践过程中事情往往并不顺利,故《鬼谷子》又提出"飞箝"、"仵合"的理论。前者在"欲求先予"的指导下,通过赞美、抬高对方的方法来创造制胜的机会;后者则在"正反循环"的辩证认知中认为事物总是在可为与不可为之间转圜,故在确实不可为时适时抽身而退,以待制胜之机。  相似文献   
2.
反讽是小说创作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反讽的恰当运用有助于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主题深化。内拉·拉森是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的作品侧重写混血儿的生存状况及其挣扎历程。在其代表作《流沙》中,拉森熟练运用反讽艺术来进行人物刻画,推进情节发展和深化小说主题。反讽的运用也使得这部小说更有吸引力,更深刻,更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3.
神钟与道教     
中国古钟源远流长,从石器时代的陶钤算起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有形、有义、还有声,严格来说,钟不仅有一种声,还有阴阳多种声,而更有趣的是,与这声相和的,是天地间的吟咏和人世间的吟咏,这种大小吟咏相和,居然和谐共存了两三千年的历史,这大概也就是至今人们吟咏相和乐此不  相似文献   
4.
杨中芳 《心理学报》2023,55(3):355-373
本文撰写的目的是,藉助分析COVID-19疫情控制的应急心理机制,提出一个思考中国人“自我”的新架构,希望未来它能成为研究这一热门研究领域的新进路。沿用中国传统流传下来、但却一直被沿用至今的中庸思维,以及其内涵的“阴阳思维”及“全息思维”作为立论基础,提出“中庸行动我”的构念。它是指个体在选择及执行解决问题之具体行动方案时,依现实“情境需求”,灵活地“协调”出一个最恰当的“行动我”,以配合集体战疫的需要及功效。“中庸行动我”这一构念的提出,不仅只是为了解释战疫的成效,更重要的是它欲反映出中国人思维“灵活性”的根源,从而可以作为研究“中国人自我”的另类进路,不再只是以跨文化研究进路所关注的“本质自我”为主要立论基础,从而丰富了该领域现有的知识内涵。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孔子被尊为圣人,孔子的著作《论语》被当作中国人的圣经,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道统成为中国封建主义的金科玉律。改写中国近代史的“五四”运动却响亮地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批孔”运动。十几年之后,当我们大开国门、放眼世界的时侯,才发现孔子早已跨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在世界公认改变了人类历史的100位名人中,孔子如同马克思、毛泽东一样名列其中,不少学者甚至认为儒家文化造就了东亚“四小龙”的崛起,看来很有必要重新并客观地认识孔子。  相似文献   
6.
程军 《中国道教》1995,(4):19-21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人。他三十七岁(公元492年)弃世入茅山(今江苏省句容县句曲山)。他博学多才,在天文、物理、医学、化学等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他还是一位政治家,梁时人称“山中宰相”;他同时也是一位道教领袖,因创立茅山宗而闻名。 今人对陶弘景研究颇多,然对其科学活动时间及对天文物理的贡献研究不够,本文将对此部分内容给予阐述。  相似文献   
7.
张源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78-178
爱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包括小说和诗歌等。爱伦坡的小说范围广泛,包括恐怖小说、侦探小说等。其中,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对于现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充满了凶杀、暴力、悬疑等情节,但这些情节却反映了人类灵魂深处的真实存在,是对于人性的探索,充满了一种荒诞却真实的美丽。本论文主要对爱伦坡恐怖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对于现代文学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四时与五行相配在战国中后期成为一个思潮。我们对于这一命题的把握既需要审视阴阳、四时、五行的传统渊源,也需要从西汉时期阴阳五行融合的完成态反向回溯。在《管子》诸篇中,四时五行相配时也呈现不同的思想形态。我们从阴阳二气与"五政苟时"两个角度来理解四时五行相配何以可能的问题。《四时》与《五行》篇中呈现的两种思想形态差异与《管子》同《礼记·月令》系统在四时五行相配问题上所产生的差异很不相同。阴阳(四时)五行合流之所以成为一个潮流并存在形态差异则与战国中后期普遍存在的政治改革思潮、理性祛魅思潮、区域性月令系统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9.
吴昊 《中国宗教》2020,(2):54-55
老子关于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观点充分体现在太极拳的运动之中,成为太极拳技击的根本宗旨。太极拳以柔为主的技击艺术,具有松、柔、圆、缓、匀等特点,只有动作自然安舒,轻松柔和,方能使内气顺畅地运行,同时能促进人的意识在太极拳吞化和发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柔的功能,为以柔克刚创造必要条件。太极拳通过身体运动形式阐释"道"的内涵,是道教"动功"修炼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这种表现形式为修炼者提供悟"道"的实践途径。太极拳遵循"太极生两仪"的阴阳变化原理,强调将意念、呼吸、肢体运动结合起来,将虚实、动静、刚柔、开合种种相反相成的矛盾统一于一体。  相似文献   
10.
辛敬 《周易研究》2022,(4):32-41
胡煦对宋代以来流传的先天图进行了修改,把黑白连画的先天圆图当做伏羲最初所画的先天图。在此基础上,他用一种“回溯”的方法对“太极”进行了重新诠释,让人在现象界的阴阳流行之中逆觉体证本体“太极”,由此构建了心性论与工夫论。这种太极观对朱熹以“理气”为主导的太极观有解构作用,消解了朱子学中先验的理世界与现象的气世界的严格分限。这种解构成为了清代乾嘉易学思想发展的逻辑起点。乾嘉易学不断将“太极”拉回现实领域,在一种王道政治的视域下谈论太极以及易学,不再强调个人与太极之间的感通联系,逐步走向了胡煦易学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