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新课题,它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开发人的智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独立存在的实验证据,它是一种独立的认知过程;并概述了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本质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元认知和言语活动的关系;最后着重介绍了有关元认知训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学儿童合取概念的形成及其与元认知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个别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学四、五、六年级共48名儿童合取概念的形成及其元认知的发展。结果表明.小学儿童形成合取概念的能力发展既具有渐进性,又有不均衡性;其元认知知识水平和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发展均呈现出稳中有变的趋势;各年级的元认知能力与形成合取概念的步数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教学监控与学习监控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的是关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学生的学习监控能力的培养研究,在为期三年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和教学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可明显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水平,进而可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与学习方法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监控能力的发展,同时在教学监控与学习监控的培养研究中,探索出一套与学习监控培养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堂教学模式,表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学生的学习监控能力是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一个验证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前期的理论研究,建构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六成分结构,并根据这个结构深入到中小学课堂进行现场观察与访谈,由此形成教师教学监控能力量表的初步项目,再经过嵲な浴⒊醪降南钅糠治鲇胄薅钪招纬闪勘怼H缓笠员本┦泻驼憬∪鸢彩械模矗常睹⊙Ы虓师为被试,进行正式测试,采用LISREL(V8.10)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嵱朐械牧蛩啬P拖啾龋淌萄Ъ嗫啬芰Φ母侠淼慕峁褂κ撬某煞纸峁梗肫渌蓫能的模型相比,四成分模型的GFI最高,为0.89,x2/df最小,为1.76。这四个成分分别是计划与准备、反馈与评价性、控制与调节性和课后反省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正式反馈通过系统收集当事人的效果反馈来追踪其治疗进展,进而识别缺乏治疗进展的个案,并通过促进治疗策略的调整来阻止治疗失败。正式反馈是近20年来发展出的一种循证治疗手段,其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当事人的咨询效果。正式反馈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临床有效性检验和实用性发展两个阶段。正式反馈可用于促进个体、夫妻和团体咨询的效果,也可用于评估临床督导效果、确定督导个案和指导临床督导。未来研究可探讨咨询师对待正式反馈的态度,拓展正式反馈的使用价值,建立正式反馈系统的本土化常模。  相似文献   
6.
走神是一种将注意从当前主要任务转移到内部思维的认知现象,具有刺激独立、任务无关、主观自发等特点。其测量方法以主观报告法为主,同时也采用行为实验、电生理技术和认知神经科学等方法。本文重点回顾了走神的二分结构、负面结果和潜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从走神的发生机制及其与执行控制的关系角度,介绍了三个理论观点:执行资源假设、控制失败假设和资源控制假设。根据最新研究进展预测,未来对走神概念将会做更细致的区分,并考虑结合元认知监测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这不仅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具体的指导建议,还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意识、元认知和注意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简式元认知问卷(BQM)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计量学特性。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BQM的结构效度进行交叉检验,结果支持了元记忆和元注意的双因子结构; 问卷及其因子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良好; 项目分析的结果显示,问卷的条目具有良好的分数分布、区分度和内部一致性; BQM分数与负性情绪、执行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关联性也为效标关联效度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上述结果表明BQM中文版具有良好的心理计量学特性,可作为青年群体元认知水平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8.
元认知通常指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主观判断, 自信心作为其指标之一, 对个体认识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自信心指标在联合研究过程中常见的任务类型涉及基础和高级心理加工过程, 此外, 自信心对联合决策的预测逐渐向基于计算模型的探索性参数变化。最后, 自信心的神经生理研究发现了前额叶皮层及其相关脑区和后顶叶皮层的重要性。今后应注重探索可能的预测参数和模型, 优化自信心对联合决策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动机定向、成就目标、归因信念、自我监控学习等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内在动机定向、掌握目标、内部归因、自我监控学习与学业成绩有显着的正相关,而外在动机,外部归因与学业成绩有显着的负相关,同时回归分析揭示,学业自我效能是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预期因素.(2)学业自我效能与动机定向、成就目标、归因信念、自我监控学习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内在因素,学业自我效能对其它各种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起到一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认知操作的部分内容,探索了儿童在认知操作活动中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对认知操作的影响。研究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初步思考时间除复杂任务外,在其余的操作任务中变化不稳定,停顿与悔步次数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但操作任务越复杂,停顿与悔步的次数就越多;在简单积木操作中,短时注视次数逐渐增加,在复杂积木操作中也有增长的趋势,而长时注意次数变化较大;在拼图操作任务中,速度变化较大,在简单与复杂积木操作任务中,速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到了9岁以后,速度下降不快,操作任务越复杂,总反应时就越长,速度越慢。被试操作的准确性越来越好,但任务越复杂,准确性越差;自我监控的计划性和监视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认知操作的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