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新课题,它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开发人的智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独立存在的实验证据,它是一种独立的认知过程;并概述了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本质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元认知和言语活动的关系;最后着重介绍了有关元认知训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学儿童合取概念的形成及其与元认知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个别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学四、五、六年级共48名儿童合取概念的形成及其元认知的发展。结果表明.小学儿童形成合取概念的能力发展既具有渐进性,又有不均衡性;其元认知知识水平和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发展均呈现出稳中有变的趋势;各年级的元认知能力与形成合取概念的步数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走神是一种将注意从当前主要任务转移到内部思维的认知现象,具有刺激独立、任务无关、主观自发等特点。其测量方法以主观报告法为主,同时也采用行为实验、电生理技术和认知神经科学等方法。本文重点回顾了走神的二分结构、负面结果和潜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从走神的发生机制及其与执行控制的关系角度,介绍了三个理论观点:执行资源假设、控制失败假设和资源控制假设。根据最新研究进展预测,未来对走神概念将会做更细致的区分,并考虑结合元认知监测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这不仅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具体的指导建议,还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意识、元认知和注意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简式元认知问卷(BQM)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计量学特性。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BQM的结构效度进行交叉检验,结果支持了元记忆和元注意的双因子结构; 问卷及其因子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良好; 项目分析的结果显示,问卷的条目具有良好的分数分布、区分度和内部一致性; BQM分数与负性情绪、执行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关联性也为效标关联效度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上述结果表明BQM中文版具有良好的心理计量学特性,可作为青年群体元认知水平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5.
元认知通常指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主观判断, 自信心作为其指标之一, 对个体认识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自信心指标在联合研究过程中常见的任务类型涉及基础和高级心理加工过程, 此外, 自信心对联合决策的预测逐渐向基于计算模型的探索性参数变化。最后, 自信心的神经生理研究发现了前额叶皮层及其相关脑区和后顶叶皮层的重要性。今后应注重探索可能的预测参数和模型, 优化自信心对联合决策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采用自然实验和问卷调查法,对268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画图表征策略训练,在此基础上根据策略学习情况筛选出掌握了该策略的218名学生,以这些学生为被试,探讨元认知在画图表征策略和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策略学习后,小学生的画图表征策略水平和数学问题解决成绩均显著高于策略学习前。(2)画图表征策略通过元认知这一中介变量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汪涛  张琴  张辉  周玲  刘洪深 《心理学报》2012,44(6):841-852
以元认知和双系统模式的心理学理论为背景, 研究了分析式系统对来源国效应的削弱, 检验了产品信息呈现方式对来源国效应的调节作用。三个研究说明, 分析式系统的启动可以有效削弱来源国效应; 特定的产品信息呈现方式所引起的消费者信息处理不流畅性感知会激发消费者的元认知困难, 从而使他们在产品评价过程中主要依赖分析式系统, 达到削弱来源国效应的目的; 并不是所有能引起信息处理不流畅性的产品信息呈现方式都能削弱来源国效应, 过于复杂的呈现方式由于给消费者带来过多认知负荷, 反而不能成功启动分析系统, 从而无法削弱产品来源国形象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词图匹配材料为学习材料,以“大多数人选择的情况”为社会性线索,通过分析行为表现和眼动指标,探讨了社会性线索对内隐和外显元认知监控的影响。结果显示:(1)第一次信心判断时,外显信心判断显著高估,内隐信心判断较为准确。第二次信心判断时,在线索一致条件下,外显信心判断等级显著高于内隐信心判断。(2)在提供社会性线索阶段和第二次再认阶段,与线索一致条件相比,线索不一致条件下被提示项的注视时间更短,而未提示项的注视时间更长,且个体改变选择的次数显著增多。结果表明:内隐和外显元认知监测存在分离,内隐监测的准确性更高,外显监测受社会性线索的影响更大;而内隐和外显的元认知控制受社会性线索的影响趋同。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目的为探究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网络购物成瘾心理问题的干预效果。通过运用临床暗示学习原理,在放松训练中输入正确的程序性知识,成功地使一名网络购物成瘾女学生真正做到"想放能放下"。验证了元认知干预技术对网购成瘾问题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儿童数学焦虑量表、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小学生数学元认知问卷,对508名乡镇中、高年级小学生进行测量,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数学焦虑影响数学成绩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数学焦虑显著负向预测数学自我效能感、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元认知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2)在数学焦虑对数学成绩的预测中,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在数学焦虑和数学成绩之间起链式多重中介的作用。因此,数学焦虑除了直接作用于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或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而且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进而通过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文章讨论了上述发现的理论及教育实践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