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渊声 《天风》2018,(12):52-52
问:可能是因为习惯了双方父母的悉心照顾,我们年轻人不太懂得应该如何去照顾父母,尽管我们知道应当孝敬父母,但做起来确实也不容易。请问,我们当如何尽孝?答:张怡姊妹,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父母悉心关怀照顾,孩子集宠爱于一身,都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太会注意到如何去照顾、关怀父母。所以我的建议是:1.尽量抽时陪伴:现在很多父母缺乏的已经不是物质,更多的是精神或心灵方面的需要。随着岁月的流逝,父母真的老了,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孤独,最需要的就是有人陪伴。而这一点却恰恰是儿女们最难做到的。许多子女都与父母分居两地,要陪伴父母谈何容易?因此,儿女要想尽办法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让父母孤单的感觉少一点!特别是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生命有限,你浪费一天其实就少一天了!  相似文献   
2.
雪峰 《天风》2012,(4):30-31
近读《罗马书》时,我被保罗的一段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动,原文如下: “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上帝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8:16—18)  相似文献   
3.
朱敏荣 《天风》2010,(4):21-21
<正>《天风》编辑部:在教会中,有一些信徒认为身体软弱或是多病,皆为"属灵"的表现,有的甚至说:"属灵的伟人大多是经历了病痛的一生,是疾病陪伴着一生……"今特来信,纠正这些  相似文献   
4.
人生四味     
张玮 《天风》2008,(18):22-23
甜 由于人心顽梗,因此需要主爱“甜头”的感化。若没有主爱的吸引,想必很多人都不愿意来到主的面前。甜吃得多,当然觉得好得无比。然而,从医学的角度讲,吃太多甜有损人体健康,会导致蛀牙、肥胖、糖尿病……上帝知道此害处不利于儿女生长,所以要让我们饱尝人生另外三味,因神未曾应许人生的道路一直是天色常蓝、花香满径。目的是:使被压榨过的生命流露出基督的香气!所以,人生情节是跌宕起伏,也就是在波动中,我们成长了。  相似文献   
5.
温萌 《天风》2006,(1):37-37
女儿的病,带给我许多痛苦,也带我归向主,成为主的儿女,是主让我成熟,使我看问题的态度也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做人的境界     
很多年前看过《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励在形容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儿女半聪半矫嗔,工作半紧半悠闲,生活半丰半勤俭,读书半洋半轩辕,心情半佛半神仙。”  相似文献   
7.
本刊编辑部 《天风》2012,(10):32-33
南平市梅山基督教堂在开展教会圣工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事工,根据自身的特点,创办了仁爱老人院,以及其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工作,并且热心于救灾、扶贫、助学等公益活动,为基督福音做了美好的见证,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  相似文献   
8.
梁林天慧 《天风》2010,(2):51-52
农历新年将至,中国人一般都会互相恭贺,说一些吉祥的话,例如“步步高升”、“心想事成”、“学习进步”等。笔者发现有一些小朋友在拜年时会竖起耳朵,细心倾听其他长辈和父母的谈话,希望得到一些赞赏及认同。毕竟,在传统家庭中,父母对儿女发出由衷赞赏的机会不多。此外,有一些新一代的家长可能会仿效外国人的技巧和做法,事无大小都为儿女喝彩,  相似文献   
9.
路加福音第十四章二十五节至三十三节记载,有许多群众同耶稣一起行走。祂电转身对他们说:"谁到我这里来,而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姊妹,甚至自己生命的,就不能做我的门徒。谁不背自己的十字架,而跟在我后面走的,也不能做我的门徒。你们中哪一个要造一座塔,不先坐下计算经费,是否有力完成?  相似文献   
10.
李晶 《天风》2014,(11):14-15
十一月,是怀念及感恩的时间。说起感恩,话题可以不断,拾起的记忆总是闪烁着最美好的回忆。感恩父母、感恩上帝……时光荏苒,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品尝幸福。 我们对父母感恩,因父母的恩情犹如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我常常和母亲一起用小车往家里推粮食,母亲总是让我拿农具等轻省东西前面走,她自己在后面推着沉重的车子,到家后听着那粗重的喘息声一直持续十几分钟,这永远抹不掉的回忆让我心痛。在母亲羽翼下的日子有多么温暖,长大了才切身地体会到。如今日子好了,陪母亲的日子却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