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文化:定位、定义与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1,(6)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赵县柏林禅寺退居方丈净慧法师,继承赵州禅、临济禅之宗风,于1992年提出了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  相似文献   
3.
宋明儒家为什么出入佛老 ?2 0世纪学人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被其吸取西学以重建中学的现代性“前见”主导着。本文通过对于陈寅恪儒佛关系论的分析 ,揭示了这一点。接着 ,本文探讨了宋明时代儒家出入佛老的真正意图 ,并以此为起点 ,探讨了儒学在“佛老”大行其道的情势下开展自身的方式。最后 ,通过贺麟中西文化观的解读 ,对于儒学在现代的开展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新仁学"是牟钟鉴先生二十多年来对儒学的创新和探索的理论结晶,不论是"三大命题"还是"十大论著",对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道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对当代"儒医"的培育更具重要的借鉴价值。"以仁为体,以和为用"的悬壶济世之"仁心仁术"思想;"以生为本,以诚为魂"的济世救人之"人命至重"思想;"以道为归,以通为路"的大医精诚之"普通一等"思想;"仁修论"中"清心寡欲"的淡泊名利之"廉洁行医"思想等,对促使当代医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儒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忠民 《学海》2001,(6):76-80
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的依据有两类一类是理念依据,包括平等、自由、社会合作诸项理念;另一类是现实依据,包括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这两类依据规定了现代公正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则.忽略其中的任何一类或一项依据,对于现代公正的理解都会流于偏颇.完整地理解与把握现代公正的各项依据,是确立现代公正基本内容与基本规则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城市的建设应该是整体的和统一的,然而对于个体受众来讲却是无序的和冷漠的,个体受众无法从宏观的角度去感知城市的价值与魅力.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关注城市形象的建设,将CI战略植入城市形象建设中来,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城市识别系统,将对城市形象的确立与塑造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生态园林城市旨在满足市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居民的精神境界、改善衣食住行状况,最终实现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增长。生态园林城市要求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入、和谐共存、相得益彰。生态园林的基本理念是创造多样、自然的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生存的乐趣,使人可以更加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并在此过程中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翟墨从事美学、美术学、设计学研究,其远创理论成果为全息文明模式、大一美学体系、创悠设计理念、四分思辩方法.他出版个人著作18部,发表论评近千篇,主编著作10种80余部.  相似文献   
9.
初中科学新课标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的内容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必须寻求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中各环节都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所变化,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期间,卫礼贤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对于孔子和儒学的积极评价:他大量译介中国经典,在德国起到了拓荒的作用;他的灵活阐释,拓展了儒学的接受群体;他的"中国"立场,让西方封闭的话语场内多了"他者"的声音。卫礼贤复活作为道德宗师的孔子形象,彰显儒家对道德责任的坚守,令人信服地从西方视角确证了传统儒学的现代价值。他的"跨界"阐释让他得以克服专业局限,为上世纪初的中西文化对话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