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文化:定位、定义与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高僧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高僧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考略何梅相传唐代有北印度宾国佛陀波利,此言觉护,远涉流沙,杖锡五台,冀睹文殊师利菩萨圣容。当他正悲泣雨泪地向山顶礼时,忽见一位老翁从山中来,谓僧曰:“师追访圣迹,然汉地众生多造罪业,出家之辈亦多犯戒律,唯有《...  相似文献   
3.
宋明儒家为什么出入佛老 ?2 0世纪学人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被其吸取西学以重建中学的现代性“前见”主导着。本文通过对于陈寅恪儒佛关系论的分析 ,揭示了这一点。接着 ,本文探讨了宋明时代儒家出入佛老的真正意图 ,并以此为起点 ,探讨了儒学在“佛老”大行其道的情势下开展自身的方式。最后 ,通过贺麟中西文化观的解读 ,对于儒学在现代的开展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新仁学"是牟钟鉴先生二十多年来对儒学的创新和探索的理论结晶,不论是"三大命题"还是"十大论著",对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道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对当代"儒医"的培育更具重要的借鉴价值。"以仁为体,以和为用"的悬壶济世之"仁心仁术"思想;"以生为本,以诚为魂"的济世救人之"人命至重"思想;"以道为归,以通为路"的大医精诚之"普通一等"思想;"仁修论"中"清心寡欲"的淡泊名利之"廉洁行医"思想等,对促使当代医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儒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田青 《佛教文化》2016,(2):107-111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发展上,能看到禅宗的大量影响。禅宗强调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对以单声音乐为主的中国音乐讲究“韵”、讲究“韵味”、讲究“羚羊挂角”,空灵淡雅的风格形成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知道,大都是从西域传来的燕乐,在唐代就像今天的流行歌一样曾风靡了社会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6.
如何针对不同时代的环境按时分粮? 如何针对信徒不同的需要按时分粮?  相似文献   
7.
杨联涛 《天风》2014,(2):24-25
一些传道人及信徒认为,讲道要凭圣灵感动,讲道之前,只需要好好祷告.,上了台随圣灵的引导,该怎么讲就怎么讲,而事先写好讲章,则有"不属灵"之嫌,因为写讲章是人的工作,传道人在台上若看准备好的讲章,是靠知识,立功之法,是自己掘池子,是不靠圣灵,这样的讲道对信徒没有造就……这种观点看似很"属灵",实则过于偏颇。其实,预备讲章的过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期间,卫礼贤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对于孔子和儒学的积极评价:他大量译介中国经典,在德国起到了拓荒的作用;他的灵活阐释,拓展了儒学的接受群体;他的"中国"立场,让西方封闭的话语场内多了"他者"的声音。卫礼贤复活作为道德宗师的孔子形象,彰显儒家对道德责任的坚守,令人信服地从西方视角确证了传统儒学的现代价值。他的"跨界"阐释让他得以克服专业局限,为上世纪初的中西文化对话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元遗山(1190—1257),名好问,字裕之。忻州人。是金元之际著名的诗人、文化活动家。他挚爱祖国和中华民族,同时也挚爱自已的故乡。其深厚感情及思想基础,笔者另有论述。本文仅就元遗山与五台山的因缘,略检二题,试作论述,以见其爱国主义精神之一端。一今山西五台山,与四川峨嵋、浙江普陀、安徽九华,并称佛教四大名山。五台为四山之首。元遗山与五台山因缘不浅,不独以这里是金元间佛教隆盛之所,而且是遗山故里名胜,风光佳胜。遗山的家乡观念较宽泛;狭义的故里其出生地秀容。  相似文献   
10.
佛教思想意识与文艺创作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前者是如何作用于后者的?这种作用是自觉追求的还是潜移默化的?自觉追求应怎样去“追”?潜移默化应怎样来“化”?……即使不能像《天问》那样一口气问几百个问题,但在这方面值得思索之处还是很多的。如果对佛教历史思想文化一无所知,却奢谈创作佛教艺术,恐怕注定要抓襟见肘,非驴非马。不过,佛教文学艺术创作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思索尽可以思索,思索之后,更重要的是创作实践和创作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