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仡佬族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与外民族互通往来,接触频繁,因而仡佬语中舍有丰富的借词,其中绝大部分是汉语借词。本文参考民族学、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概述仡佬族向汉族借词的历史背景,认为仡佬族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史是其借用汉族语言词汇的主要原因,汉语、汉文化对仡佬族语言、文化的影响自古就有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导致仡佬语中存在大量的借自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语借词。  相似文献   
2.
张丰乾 《现代哲学》2008,(1):109-116
历代儒者引经据典,从"民之父母"的角度出发,对统治者提出了亲民、爱民、保民、富民等要求.但是,近现代以来的思想史研究者,对于古代社会君民关系的这一基本理论似乎未着笔墨.本文集中讨论了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早期儒家学派关于"民之父母"的思想,归纳出其中至少包含了"民之父母"需要符合"必达于礼乐之原"、"使民富且寿"、"同于民之好恶"、"顺而教之"、"有父之尊,有母之亲"等原则.孟子则借用"民之父母"的理论痛斥当政者"以政杀人"、"率兽食人"、"使老稚转乎沟壑".荀子指出当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堕落为"民之怨贼"的地步,统治阶级内部其他符合"民之父母"标准的领袖可以以"革命"方式取而代之.在今人看来是"乌托邦"的这种构想,在儒家看来是应该而且能够实现的蓝图.儒家之外,<管子>提出,"法"才是"民之父母",在"法"的层面,即使是有所过错,也可以有办法弥补,不至于酿成大患,可以看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刘保竹 《天风》1994,(2):32-32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西大街路北原福音堂是清朝末年时建立的,总占地面积4536平方米,解放后土改中没有登记,1951年前后对天主教、基督教实行专门登记时也没有正式登记为宗教房产。  相似文献   
4.
黄兆坚 《天风》2005,(2):32-33
"三人行必有我师",今借用老夫子的话,提及三个曾在两千年前行走在事奉主及服务人的大道上,却与今天的我们有一样性情的人,从他们的成败得失,学一些经验和教训,将之作为我们基督徒的榜样和鉴戒。 使徒保罗在他的绝笔--提摩太后书中写道:"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独有路加在我这里。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与我有益。"(提后4:10-11)让我们分别来看看底马、路加和马可这三个人。  相似文献   
5.
在继承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和五代宋初陈抟图书学派的象数易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内丹修炼中所涉及的炉鼎与药物、采药、火候等要素及其间关系的处理,张伯端在论述时均用<周易>理论直观地解说,如以乾代鼎,以坤代炉,以离指元神,以坎指元精,以纳甲法阐述颠倒坎离翻卦象的采药过程,以十二辟卦、十二辰、二至二分说明进阳火、退阴符,把握时机即火候炼成金丹的过程.富有特色.<悟真篇>所借用的易卦,如乾坤、坎离、震兑、否泰、屯蒙、复垢等及其卦象,往往已脱离<周易>中本原的卦象内涵,都有<周易>中所没有的特殊内涵,赋予了新义.<悟真篇>通过易卦、易象阐述丹道,为易学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