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信息流广告飞速发展的同时用户广告回避愈发普遍,然而传统广告回避结论无法平移到该情境。本研究基于用户动态的信息加工视角,试图探讨(1)动态信息加工状态下(收敛式vs发散式)产生广告屏蔽和广告跳过行为的内在机制;(2)采用归因引导重定向策略,挖掘用户屏蔽广告的“残留效应”所带来的信号价值;(3)采用广告凸显重定向策略,突破用户跳过广告的“学习效应”造成的负面影响。丰富现有理论的同时,为信息流广告的响应式优化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对智能、思路、钻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机制,以及对知识通过思路(信息加工形式)转化为智能和创造力之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新观点;”形成智能模式图,以沟通人脑智能与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3.
隐喻理解是涉及非字面义理解的特殊的认知形式,一个字面义为假的隐喻表达同样具有有效传达信息的能力。若将隐喻理解过程视为信息的传递和解读,而非简单的真值判定,则它与非隐喻表达并没有本质差别。因此,信息流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描述隐喻理解上具有优势。本文基于情境理论和模态逻辑对隐喻进行形式化,通过描述源域、目标域内部的信息联系和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跨域联系,定义一个语句作为隐喻被理解的条件,并通过构造一个隐喻逻辑,得到一些隐喻理解的特有性质,以更好地对一个静态的隐喻理解过程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我们使用逻辑系统来描述数学的证明、结构的计算以及语言的意义。近年来,逻辑系统却越来越多地被用来研究理性行动者的很多方面。例如,如何接受单一的信息,多主体间的交流行为,以及更为一般的受目标驱动的主体间的互动。特别是,对观察和交流中的信息流的研究,大家使用所谓的知识更新、信念修正和偏好改变的动态认知逻辑。当新信息进来时,这些逻辑使用信息的“语义意义”作为被更新状态的选择范围。 然而,同样重要的是,理性主体的行动也会基于其他信息,譬如,由推理和反省得到的信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信息在更为语法的意义上进行理解的,即,把信息看作是可以由主体阐明的东西。也许有些奇怪,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存在不少的研究方案,但是大家对什么是信息,信息的关键机制是什么等问题更少有一致的意见。可以看出,对“信息”的意义在逻辑中确实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本文基于可能世界的语义,给出一个一致的信息模型,同时也赋予可能世界语法的“可及通路”。这样,我们就能把外部的“更新信息”和内部的“阐明信息”放在同一个动态逻辑系统中。特别是,我们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信息行动:纯粹的基于观察的更新(“单纯的看”)和把不明显的知识变为明显知识的“知觉实现”。我们阐明为什么这些行动是自然的,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问题。其中,很多问题探讨如何使其他的逻辑传统,包括信念修正理论、情景语义学和弗协调逻辑等适用于信息一驱使的理性行动者的图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