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8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卉  徐洁 《心理科学进展》2023,31(3):467-479
职场通讯压力是指员工想要快速回复基于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的工作消息而体验到的紧迫性, 现有研究对其成因及影响路径的探讨较为零散且缺乏系统性认识。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并结合努力-恢复模型, 讨论作为工作要求的ICT使用以及作为个人要求/资源的个体因素对职场通讯压力的前因作用; 探讨职场通讯压力因阻碍恢复活动而对员工身心健康以及工作和家庭领域产生的消极影响, 以期增进对职场通讯压力的全面了解, 丰富现有研究对ICT使用后果的认识, 并为未来研究的展开以及员工职业心理健康干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论信息方法的应用对中医学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2.5-6岁儿童的传递性关系推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红 《心理科学》1997,20(5):471-472
1问题的提出Piaget指出,若A<B,B<C,前运算阶段儿童不能回答问题,需到具体运算阶段,才能解决问题。Bryant和Trabasson指出,前运算阶段儿童推理失败是因为不能记住问题的前提,若解决了前提记忆问题,睡岁儿童就能完成这种任务。Halford和Ke时的研究表明,3-4岁儿童不能学会传递性关系推理。沈华忠等认为,3—6岁儿童能解决五项系列的传递性关系推理问题.先前研究忽略了任务类型的差异,多数采用五项系列问题.本研究采用三项系列问题作刺激任务,企图证呼心采用三项系列问题,幼儿将更早地表现出传递性关系推理能力;②比较句…  相似文献   
4.
四卡问题的内容促进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张庆林  杨雄 《心理科学》1997,20(4):311-313,,310,
本研究设计了2种抽象材料和4种具体材料的四卡问题,对43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以考察被试解决四卡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并检验命题内容对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卡问题十分困难,具体内容的四卡问题并不能产生促进效应,大学生的推理表现出“匹配偏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魏华忠  宋世龙 《心理学报》1994,27(3):225-231
设计三种情境考察被试的推理情况,并试图揭示儿童是怎样进行传递性关系推理的。结果显示:(1)3—6岁儿童具有进行传递性关系推理能力;(2)造成我国3—6岁儿童作传递性关系推理失败的原因有二:一是错误理解比较句式,二是没有记住前提;(3)3—6岁儿童进行传递性关系推理的内部过程不同:小年龄段被试多采用“局部加工模式”,大龄段被试多采用“整体空间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6.
三种心理测量理论的信度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心理测量领域中主要存在三大理论派别。本文分别对这三种理论即经典测验理论、可概括性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作了简要介绍,着重分析这三种理论的信度观。文章讨论了这三种信度观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比较了它们的异同,指出经典测验理论存在的一些不足及概化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所作的改进。概化理论是对经典测验理论的扩展,它用多维的信度指标(概化系数)替代了经典测验理论的信度系数,项目反应理论则从信息量的角度出发,用项目信息函数、测验信息函数等指标更具体深入地反映项目、测验的测量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7.
语义联系类型和强度对预期推理生成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崔耀  陈永明 《心理学报》1998,31(1):14-20
首先采用开放式问卷实验方法,由被试生成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及组成这些事件的各种活动和活动的参加者。然后,对这些事件熟悉性、对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三个维度进行主观评价,形成事件以及每个事件活动序列,并据此编制实验材料。实验主要考察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对于熟悉性高的事件的预期推理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作记忆能力的被试进行事件预期推理时的加工模式。实验结果表明:(1)高工艺记忆能力的被试对事件的预期量小于  相似文献   
8.
阅读理解中的预期推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崔耀  陈永明 《心理学报》1996,29(3):238-244
从工作记忆能力的个体差异的角度,探讨阅读描述日常生活事件的段落时预期推理过程的资源分配特点,及其与阅读焦点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1)预期推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2)工作记忆能力强的被试进行预期推理的范围较广;而工作记忆能力较弱的被试推理范围较小。(3)工作记忆能力较弱者对每一个项目的激活量较大。(4)对于非常熟悉的事件,预期推理不受焦点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时序信息提取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宏翰  黄希庭 《心理学报》1996,29(2):180-191
对时序信息加工的经典研究是采用新近性判断范型,结果发现其提取机制是以新近性为基础的逆向串行搜索过程。本研究采用新近性判断范型和早远性判断范型对时序信息的提取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结果表明:(l)提取时序信息既存在逆向串行搜索,又存在顺向串行搜索;(2)早远性判断和新近性判断任务对不同部分时序信息恢复的效应不同,其中早远性判断易化早远部分,新近性判断易化新近部分──表现为对相应部分辨别力的提高和正确反应潜伏期的缩短;(3)在不同的时序信息提取任务中,被试会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反转反应。  相似文献   
10.
如何从Internet网络上获取医学信息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从Internet网络上获取医学信息资源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200070)李伟,黄新芳,刘迪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密切结合使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近年来的突出贡献之一是发展了信息高速公路的骨干网络Intemet。Inter-net是一种计算机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