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业中断会对中断后行为绩效产生影响,探讨不同疲劳状态下中断对作业绩效影响的认知机制将有助于完善和发展中断的认知理论。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通过在不同心理疲劳状态下执行数学题任务中断、暂停中断和不中断的空间2-back任务,结合行为数据和ERPs结果,分析作业中断对任务绩效的影响以及心理疲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发现,中断后诱发的P200和P300振幅显著提高,作业中断使得主任务的注意力资源下降,任务中断的无关信息干扰了主任务工作记忆,而疲劳状态则进一步加剧了中断对注意资源、工作记忆及行为绩效的负面效应。本研究在揭示作业中断认知过程及疲劳对其影响机理的同时,也支持了中断的目标记忆模型。  相似文献   
2.
群体绩效和团队效能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近几年来 ,在群体和团队方面的研究比较活跃 ,并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本文在近几年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几个与群体绩效有关的长期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群体构成、凝聚力、激励、领导、群体目标等因素。同时探讨团队与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 ,讨论团队效能研究中的几个开放性问题 ,以及将来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最后 ,对影响团队效能的几个关键的调节因素作一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追踪作业中几种心理负荷评估指标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模拟追踪作业情境下 ,对主任务绩效测定、主观评定和若干生理测量在心理负荷评估中的敏感性进行了实验。实验采用重复测量的被试者内设计 ,2 0名被试 (男女各半 )在六档负荷下分别从事五分钟追踪作业。所选用的指标有追踪作业平均误差距离、追踪警告次数、主观负荷评定、心率、心率变异和血压。结果发现 :1主任务绩效在评估追踪作业心理负荷中具有最高的敏感性 ,主观评定次之 ,心率变化率和心率变异变化率也随负荷变化 ,血压指标随负荷变化的趋势不明显 ;2除血压指标外 ,其余各指标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 ,这提示它们在评估追踪作业心理负荷中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非词语性认知作业速度年老衰减规律的数学描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应用两维年龄多作业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四项非词语性认知作业速度年老衰减规律的数学描述形式。被试共734名,46─75岁。结果表明:五个年老组与46─50岁组作业时间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其线性方程的斜率值随年老组的增龄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游旭群 《心理学报》1991,24(3):28-35
本研究要求120名被试完成一个既要求质量也要求数量的任务,旨在探索反馈类型与方式同工作绩效的关系。本实验采用一个3×3双向分类的实验设计,另外附加一个控制组。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看来,反馈组的成绩要优于控制组。(2)反馈的性质影响着绩效水平。质量和数量的同时反馈其绩效水平要优于其它类型的反馈。(3)允许自由选择反馈和实施定期反馈能够提高个体的工作绩效。(4)自由选择和定期反馈与数质反馈的结合是取得高绩效目标的最佳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6.
佘卓霖  李全  杨百寅  杨斌 《心理学报》2021,53(9):1018-1031
随着行业竞争压力的加剧, 工作狂领导在职场中愈发普遍。然而对于工作狂领导在组织中的有效性, 无论是在实践界还是在学术界都尚存争议。鉴于此, 本研究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分析工作狂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双刃剑作用机制。通过对某物业管理服务公司进行多时点、多来源的问卷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 工作狂领导会提升团队工作卷入, 促进团队绩效; 另一方面, 工作狂领导也会引发团队消极情绪, 损害团队绩效表现; 团队工作重要性能有效缓解工作狂领导对团队绩效的消极作用, 同时促进其积极作用。以上研究发现有助于辨证理解工作狂领导有效性, 为组织培育管理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 本研究探讨了两种社交媒体使用目的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内部作用机制, 进而分析两种社交媒体使用目的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效果。通过369份“领导者-下属”匹配数据, 研究发现:(1)基于工作、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均促进员工工作绩效; (2)基于工作、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均通过工作投入影响工作绩效, 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还通过关系冲突影响工作绩效; (3)社交媒体的工作使用和社交使用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本研究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拓展了社交媒体使用的研究视角, 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同时通过比较分析为组织管理社交媒体使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229名中学教师对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索其工作狂类型,并进一步揭示这些类型与工作绩效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教师按工作狂得分可分为三类:重度工作狂、中等偏高工作狂和中等偏低工作狂;(2)不同类别工作狂会对工作绩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乐竟泓  曹宁宁 《心理科学》2002,25(3):293-295
15名被试在摄人酒精BAL≤0.5‰前后的四个时段内接受一套简单的运算操作任务,近2/3被试的认知一操作能力显示受酒精影响发生变异:酒后30分钟操作时间延滞,至60分钟更具显著性;同时,操作错误亦大幅上升,但变化趋势不同于操作时间。酒精干扰呈现认知“近视”与“远视”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
SK-克雷佩林心理测验--一种客观性人格测验的研究和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凌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5,28(6):1452-1455
本研究遵循克雷佩林连续加算法的基本原则,充分吸收内田一克雷佩林心理测验的长处,参照其客观化的作业方式和操作方法,并加以改进,研究并编制出一套既科学又客观的连续加法运算作业测验,以编制者的名义命名为SK-克雷佩林心理测验。并根据作业曲线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作业商数”这一客观化指标,可以对受测者作业曲线的总体分布以及与标准作业曲线的符合或偏差程度有大致的了解,并由此推断个体心理机能各方面基本倾向是比较协调还是略有偏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