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57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准备册封一人为爵士。不过,这个名叫迈克尔·法拉第的人拒绝受封,没给女王仿效先人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泥沙 《天风》2005,(2):6-7
经文:林后12:8-9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是人们心情最为激动、最为开心的事情。对此,基督徒也然。但作为被主呼召做他福音事工之仆人的我们来说,最让我们喜乐与愉悦的事,莫不过用心数算主恩典的时候。正如《新编赞美诗》237首副歌所说的一样:"主的恩典样样都要数,主的恩典都要记清楚。主的恩典样样都要数,必能叫你惊讶立时乐欢呼。"圣经中"恩典"一词就多达57处之多,应该说恩典是所有基督徒所向往的。因为"恩典"二字在原文中有祝福、福气、拯救、恩宠的意思。主的恩典是我们作为主的仆人力量之保证。相反,倘若一个主的仆人或基督徒在其信仰生活中感觉不到主恩典的存在,显然他(她)的信仰是没有实际内容的。无数主的仆人有旺盛的侍奉热忱,在圣工中任劳任怨,一生无怨无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们呢?就是他们始终不忘记临到自己身上主丰富的恩典。  相似文献   
3.
杨玥 《美与时代》2014,(11):17-17
以山西介休三贤广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用后评价,发现非下沉空间的博物馆前广场部分有较高的使用率,也有较高的满意度,下沉广场空间使用率较低。广场中吸引人流的往往是建筑物、雕塑、喷泉等要素,座椅、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备对广场的满意度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淡然     
翁溯利 《天风》2015,(4):57
我有一个朋友非常喜欢钓鱼。几乎每个节假日,他都出去垂钓,可以说,钓鱼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常常一早出门钓鱼,傍晚沐着夕阳回家,鱼篓里却空空荡荡,可他嘴里哼着小曲,看上去俨然一副满载而归的样子。为此,他的妻子可没少"奚落"他。我也觉得纳闷:付出了一天的劳苦,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有一天,我禁不住这样问他。他回答说:"钓鱼之乐不在得与失,  相似文献   
5.
抗体用于疾病的治疗已经有百余年历史了 ,从最初的多克隆抗血清到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 ,都曾对生物医学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目前治疗用抗体的研究已经发展到基因工程抗体阶段 ,一些关键性问题的逐步解决将使该领域的前景越来越广阔。1 技术平台治疗用抗体的研制依赖于不同的技术平台。杂交瘤技术使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研究发生了飞跃性的进步 ,一大批针对不同抗原的单抗先后问世。但是 ,来源于鼠、兔等动物的单抗用于人体治疗存在众所周知的异源性问题 ,而人杂交瘤的制备由于种种原因未取得根…  相似文献   
6.
心皓 《法音》2003,(5):40-41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有着庞大的僧团组织,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需要,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戒律和生活制度。佛教僧团在饮食方面,基本上沿袭了当时印度出家隐修者的习惯,实行托钵乞食制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民俗风情,中国僧人食物的来源、饮食形式与内容,就形成了另一番风貌。寺院除严格素食外,还根据有关戒律制定了相应的用斋过堂仪轨,这已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过堂”,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便,在僧伽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日早晨和午前,当云…  相似文献   
7.
曲世宇 《法音》2003,(7):42-45
一、什么是业业果思想是佛教整个因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俱舍论》中说,世界的种种差别都是由于业的作用而产生的。佛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的原因和必然的结果,所谓有果必有因。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因果的存在,客观事物如此,主体生命也不例外,这就是现在人最不能理解的业果轮回。为什么有人聪明绝顶?而有人却愚笨有加?为什么有人大富大贵?而有人却贫困交迫?为什么有人在孩提时代就表现出艺术家的天赋?而有人却先天残疾?所有这一切的不平等难道是偶然的吗?佛法认为绝非偶然,这些差异都是由于“业”的不同而产生。既然业的力量如…  相似文献   
8.
贾谊本源、本体论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多元性,秩序性,"源"、"体"、"用"贯通性。多元性是指事物的本源与本体是由"道"、"德"、"六理"、"六美"等多个要素构成的;秩序性是指"道"、"德"、"六理"、"六美"之间先后顺序、内外层次的逻辑结构,在这个逻辑结构中,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事物就不能产生也不能存在;"源"、"体"、"用"贯通性是指"道"、"德"、"六理"、"六美"在生成事物之时便内在于事物之中而成事物的本体,与此同时,此本体外化为具体事物之"用"。贾谊本源、本体论的这些特点,深受先秦道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德性传统始于殷商,到春秋战国时代由儒家基本完成。构成中国德性传统的核心价值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哲学家提出的“用中于民”思想,其构成因素是顺天、保民、修己三个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价值观念。殷商的“德”主旨是“顺天行事”,“天意”就是传达“天帝”的商王意旨;西周的“德”基本内容是“保民生息”,“民情”大致可以理解为普通人或下层人的基本生活要求;东周的“德”即儒家的德性观,完成了先秦德性传统也即中国德性传统的基本建构,使“修己执中”、“用中于民”一直成为影响后世的德性传统。  相似文献   
10.
周思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230-231
农村墓地使用权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民死后“安身立命”的问题.保护农民的墓地使用权是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定纷止争,维护和平和创造社会财富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关于农村墓地使用权问题的纠纷越来越多,由于法律的滞后性,我国目前并没有对此问题做进一步明确的规定。尽管近年来国家问了防止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实行殡葬改革制度,即该土葬为火葬,但这一制度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墓地民事权利之相关规定的缺失,难以为墓主亲属维护墓地权益提供法律上的依据,上述事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基地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基地的概念和主体、客体、内容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其在私法体系中地位的缺失。在民事法律中对墓地的法律地位进行准确定位,已经成为处理我国当前有关墓地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