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过去了.在春节的举家团圆欢庆中,你思考过它的社会意义吗?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整个社会和谐、整个道德教育都在这个节日体系里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2.
雪联赏趣     
时入冬天,正是赏雪的好时节。此时,倘若细细品味一些嵌有“雪”字的对联,则更添几分情趣。  相似文献   
3.
方平 《学海》2007,(2):107-113
清朝末年,随着报刊业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流转,报人对报刊的社会角色和功用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始曰“耳目”、“喉舌”,继之言“第四种族”与“舆论之母”,再则称“政监”与“向导”,愈转愈进,愈转愈激。由于立意于作为“政监”和“向导”,报刊特重“主观”之“言论”,遂由“代言”而逐渐转向“灌输”,甚至直接“制造舆论”。因此,尽管报人与报刊仍以代表“公意”、“公益”而自期,但主观之“言论”究竟在多大程度表达了“一般国民之公共意志”而于“民主政治”建设有所贡献,不免令人生疑。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初,周杰伦的音乐席卷了整个中国,成为一种值得研究的音乐现象."传统与时尚的融合",是周杰伦音乐最大的特点.他的音乐具有丰富的内容、精良的配器、多样性的材料组合.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许多流行的经典作品都融入了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师准确地把握这些内容,而它的现代设计元素和完美结合的深刻内涵,赋予了它是一个新的时代气息和活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准确地使用我们珍贵的文化作为现代标志设计服务,使我们的现代标志一个更好的结合传统文化的继承。  相似文献   
6.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我国著名的画家,他一生与书画为伍,纵情山水,饱阅诗书字画,留恋石窟艺术,曾入寺学佛坐禅,拜师问道,深得佛门三昧,其艺术手法不仅继承了古代汉传佛教绘画的传统技法,同时也吸纳融合了藏传佛教壁画、唐卡的绘画技巧,尤其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前后形成了  相似文献   
7.
陈星桥 《法音》2009,(8):47-51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改革开放也已经跨越了30个年头,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我们国家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高歌猛进。常言道,国家兴则佛教兴。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佛教,必将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之一,为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代比较哲学研究已超越了平行式的传统对比方法,开始自觉走向一种所谓建设性交锋与交融策略。(Mou,pp.337-364)这种比较哲学方法的目标在于,使来自不同哲学传统的思维方式,能通过反思性批判或自我批判而相互学习,从而在所共同关切的重要哲学问题上做出贡献。本文首先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装饰吉祥图案应用广泛,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不同需求.它们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传承和无数匠人的不断探索实践,在设计思想和表述方法上,都呈现出独特而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人工智能做出令人满意的道德决策?这既是一个机器伦理问题,实质上也是一个元伦理学问题,对它的解答可以实现二者的双向启蒙,最终帮助我们理解道德的本性.机器伦理中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主要建造道德能动者的方案,二者分别体现了元伦理学中的理智主义和反理智主义,前者将道德知识视为显性的事实和规则,将道德决策视为遵守规则的过程,后者则更多地将道德知识视为一种技能知识,将道德决策视为复杂情境中的熟练应对.基于对两种方案实例的讨论,可以看出自上而下方案面临着框架问题和常识问题的困扰,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先天限制,因而模拟人类道德是不可能的;自下而上方案虽然不存在先天限制,可以生成内禀的道德规范性,但仍面临技术上的工程限制和安全上的规范限制,因而模拟人类道德是困难的和不可欲的.这在元伦理学层面提供了一种理论判决,即反理智主义比理智主义更为准确地把握了人类道德的本性,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遵守规则而成为道德大师,相反,只有依赖漫长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致道德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