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报纸与战争     
报纸作为一种传播性强、蛊惑力大的信息传播媒介,在现代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有时在战争期间它的间接迷惑和鼓动作用在机智的战略家眼中可能会胜过一支装备精良的战斗部队。的确,利用报纸进行欺骗,于无声无息中向公众传播有利于自己一方的假消息和谎言,达到愚弄国际舆  相似文献   
2.
本刊编辑部 《天风》2011,(10):61-61
现状之简述: 在当今中国,宗教媒体不但是宗教传播媒介的重要载体,也是宗教理念和利益的重要表达渠道,承载着宗教传统和发展的历史使命,也肩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而教会日益发展的时候,基督教传媒事工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不但教会自传有需要,社会也要通过宗教媒体更多了解基督教。  相似文献   
3.
网络艺术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媒介,基于数字技术创作并通过网络进行在线传播的艺术样式。互联网中的传统艺术只是将网络视为一种传播媒介,是传统艺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结果,不应列入网络艺术范畴之中。网络艺术家应具有数字化的创作技能。艺术信息编码的数字虚拟化、传播媒介的即时连接性、受众的参与互动性以及广泛化的传播效果都使网络艺术显示出不同于传统艺术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4.
张丁尹 《美与时代》2014,(11):37-37
在当今数字时代背景下,媒体日益多元化,电子媒体获得迅速发展,人们传媒诉求和屏幕信息的要求日益提高,多媒体、动态化的信息表达方式日益获得人们的青睐。在很大程度上传统平面、静态的信息表达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标志设计的需求,标志设计要求向立体化、数字化、动态化方向发展,表现更为真实、生动和广阔的信息,从而有效满足社会对信息表达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前言:随着新媒体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视线由曾经的电视转换到了网络平台,很多人也不再浏览报纸杂志,更多的是玩起了智能手机。这都宣告着,新媒体的时代来临了。新媒体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甚至对传统的传播媒介的冲击也是达到了与日俱增的程度。不管传统媒体人愿意与否、承认与否、接受与否、喜欢与否,新媒体正以一种由隐性到显性的方式冲击着传统媒体,令传统媒体人由开始的轻视、不屑,到现在的重视、惊慌。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遭遇兵临城下的压力。对于生存在传统媒介的记者们,潜在的职业冲击已逐渐显现。他们正在经历或即将面临的危机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道教传播的重要媒介 ,其主要的两种形态有各自的特点。道教口头语言传播媒介具有密传性的特点 ,其丹经口诀在师徒间口头密传 ,不留文字 ;而书面语言传播媒介则有自然创生之说 ,认为部分道经是自然化生 ,非人作为或神仙所说。  相似文献   
7.
晚明天主教在华传播有一个不断“本地化”的过程。《天主降生出像经解》是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的一部木刻版画作品。内容取材于四福书的耶稣生平事迹,形式为晚明流行的版画连环画。在这部作品中,艾儒略不仅继承了利玛窦“学术传教”的传统,而且开始寻求与福建本地士人文化的契合,以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图像、语言和传播媒介,向来自各个阶层的教徒和教外人士直接传教。这种“当时当地”求同,体现了耶稣会对“本地化”原则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同时也体现了天主教传播走向通俗化、大众化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8.
艺术传播的要素及其互动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的目的在于它的传播,艺术传播作为人类艺术信息交流的一种社会性活动,是由艺术传播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过程.考察艺术传播的过程,不仅要分析艺术传播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而且要揭示艺术传播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传播媒介对现代生活方式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展,传媒的迅猛发展又引发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伦理道德问题,传媒在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传媒伦理研究成为极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新的研究课题。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宁夏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宁夏伦理学会主办的以“媒体伦理与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第五届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于2005年8月21日至23日在宁夏银川召开,这次会议收到论文70多篇,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媒体伦理研究的新进展。现将研讨的主要问题述要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以传播学为解读视角,可窥见其全新面貌。要言之,老子认为,作为传播行为的发出者,传播主体面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传播内容和"莫之令而自均"的受众,借助"名可名,非常名"的传播媒介,要达到"太上"之境和"上士"之行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做到"慈""俭"而"不敢为天下先",从而更好地完成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