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政教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教会介入公共教育而带来的争议贯穿现当代政教关系史。中西方因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不同,政教关系大不同。历史上的中国,"亚细亚生产模式"培育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型体制,形塑为国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敬天法祖"的"家天下"宗法制度和政治伦理格局,配以"敬鬼神而远之"、"重今生轻来世"的现实功用型人本主义理念,使得儒释道信仰成为维护皇权的教化手段;虽有多神崇拜和泛神化信仰形态的长期浸润,但屡遭"毁佛灭道"、"灭洋"、"非基"和"破除迷信"运动的冲击,从根本上堵塞了宗教发展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历史路径。这既使泱泱中华难以熔铸出"一教独大"的宗教情怀,也使中国免于陷入西方式的宗教狂热。中国秉承史上"政主教从"、"教用于政"的政府管控宗教模式,日趋多元的文化生态及政教关系诸问题正冲击国人的理念,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杜雏运先生的《史学方法论》一书,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其修订增补版是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在原书基础上所做的修改与完善。本文试从文章结构框架、内容思想、意义影响三方面来分析先生著作,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并指导中国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书以人伦问题为思考主轴,重新刻画了中西问题、古今问题以及在中西古今的张力中展开的中国现代性的相关理念、主张与道路等思想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清晰地呈现了儒教传统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所遭遇的重大问题和巨大张力,详细地分析了现代儒学的思想方向与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4.
王晓华 《管子学刊》2007,(4):99-102
人与自然关系是文学表现的重要母题。透过文学的发展,可以窥视出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推动下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本文意在通过中西文学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过程,并在历史的视野中审视生态批判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彭华 《孔子研究》2012,(4):108-117
汉晋、两宋、晚清民国,是蜀学发展的三次大高潮,其中两宋时期是巴蜀文化"空前"而"绝后"的高峰。眉山三苏是两宋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苏氏蜀学是两宋区域文化的璀璨成果。三苏之学思,辉煌展示了蜀学之形神与风骨。苏氏蜀学立意"打通古今",注重"融通百家",力求"会通三教",集历史文化之大成,有百科全书之气度。三苏及其蜀学,岸然而成不可超越之高峰,洵然而为后世学习之榜样。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政教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教会介入公共教育而带来的争议贯穿现当代政教关系史。中西方因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不同。政教关系大不同。历史上的中国.“亚细亚生产模式”培育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型体制,形塑为国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敬天法祖”的“家天下”宗法制度和政治伦理格局。配以“敬鬼神而远之”、“重今生轻来世”的现实功用型人本主义理念。使得儒释道信仰成为维护皇权的教化手段;虽有多神崇拜和泛神化信仰形态的长期浸润,但屡遭“毁佛灭道”、“灭洋”、“非基”和“破除迷信”运动的冲击.从根本上堵塞了宗教发展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历史路径。这既使泱泱中华难以熔铸出“一教独大”的宗教情怀.也使中国免于陷入西方式的宗教狂热。中国秉承史上“政主教从”、“教用于政”的政府管控宗教模式。El趋多元的文化生态及政教关系诸问题正冲击国人的理念.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王荣 《美与时代》2014,(6):75-75
文化大环境的开放和宽松,西方艺术各种流派、各种思潮和观念意识纷沓而来,各国不同艺术流派的碰撞交融,使工笔人物画获得了更大的革新的契机。画家对中酉艺术的全面关注,眼界的开阔以及创造心态的自由,形式风格的多样化,艺术语言的丰富,使工笔人物画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耶稣之母     
严锡禹 《天风》2012,(5):46-47
母亲节起源于1907年美国费城,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设立母亲节的议案,宣布每年5月的第二个礼拜日,为美国人民向母亲表示感谢和敬意的节日。研究者指出,虽然这个节日起源100多年,但人类感恩母亲的习惯早已有之。每当母亲节来临,子女会给自己的母亲送上一束康乃馨。  相似文献   
9.
桑东辉 《孔子研究》2013,(4):119-125
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两个重要命题:"美德即知识"和"美德可教"。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是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知识,是超验的,而不是那种个人的、主观的、经验的意见,因此,相对于不可教的主观意见而言,美德是知识,是可教的。围绕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等智者的主要分歧在于:苏格拉底认为人具有自身的善,教化主要是让人发现自身的善,以增强自身内在的道德自律;格劳孔则更强调人性的自私,强调法律等外在他律。就美德与教化的问题,中国古代哲人也进行了深思,特别是儒家对美德与教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孔子基于"性相近,习相远"而重视道德教化,孟子主性善而强调反求诸己,荀子主性恶而重视礼法约束,王阳明的致良知则在孟子良知说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道德教化与知行合一的关系。中西哲人有关美德与教化的讨论体现了人类对于普世道德的追问,同时也展现了中西道德哲学的不同旨趣。  相似文献   
10.
成都中西组合慈善会 (1 92 1 - 1 940 )为民国中期成都唯一一家与基督教新教有关的慈善机构 ,由“博爱团”、“互助团”合组而成 ,以“博爱”、“互助”为宗旨 ,教会人士为其创办主体。其组织分评议、董事两部 ,其成员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素质 ,常年经费主要依靠募捐收入。该会办理孤儿、养老两院约 2 0年 ,在内地的基督教慈善事业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