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书峰 《美与时代》2014,(10):97-97
自1972年发掘以来,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因发现有丰富的仰韶文化彩陶和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好的木骨泥墙连间式房屋建筑而文明于世。大河村遗址涵盖了仰韶文化产生、发展、消亡的整个过程,其中连续发展、传承有序的彩陶是大河村仰韶文化时期的人类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2.
美学无国界。中华文物中的艺术不但是一种创意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艺术美学的象征。中华文物中的纹样尤其体现出中国人在美学上的智慧与创意素养,同时对现代的中西方创意设计艺术美学也必然深具意义。中华艺术纹样起源于迄今7000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但真正进入艺术自觉,开启艺术纹样系统先河并对后世艺术纹样产生直接示范或启迪作用的纹样则产生于迄今6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笔者认为进入艺术自觉阶段的认定应以出现手工绘制的纹样为标志,新石器时代早期纹样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现成物通过拍印,按压形成纹样,如陶器上的绳纹、篮纹、编织纹等,这种初级的装饰手段尚未进入艺术纹饰的自觉阶段。故称中华艺术纹样5000年而不言中华纹样8000年缘乎是。行文的体例,则每一章取一种纹样,考述其产生,发展和式微的过程及各时期的代表样式、寓意、运用范围和表现形式等。本专栏希望通过对5000年中华艺术纹样的梳理和考述,能给中国文物鉴藏者和艺术设计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原始社会里,对种族繁衍的重视导致了生殖崇拜的产生,因而使得中国的彩陶艺术与生殖崇拜观念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由于马家窑文化时期经历了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盛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的过程,因此先民们的生殖崇拜观念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在马家窑彩陶艺术中留下了特有的痕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