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运动决策的研究是认知运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运动预期被认为是运动决策的核心, 受到运动学和非运动学信息的影响。其中, 对运动预期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探讨不同信息源对运动结果预期的贡献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者运用贝叶斯决策理论解释运动预期中不同信息的整合过程, 分析运动员在复杂的竞赛情景中如何做出最佳决策, 尤其是对该理论在网球和足球领域的潜在应用进行分析。在不确定的情况下, 竞技体育中并非所有的选择、结果或概率都是已知的, 故有研究者认为概率论和经典的决策理论不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然而新近提出的启发式近似, 为运动员在贝叶斯框架下如何快速做出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 在复杂和有时间压力的竞赛情景中, 启发式近似假设运动员依据竞赛中不同信息源的不确定程度, 很可能选择在运动学信息和情境先验之间进行切换启发式, 提高运动预期的效率。其次, 判断效用通过卷积效应影响两种信息源的整合, 降低情境先验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知觉是个体对通货膨胀的主观体验.通货膨胀知觉的认知机制主要体现在体验阶段和整合阶段.体验阶段主要涉及到个体对物价的感受性和记忆,整合阶段主要涉及到个体利用可得性启发式以及锚定和调整启发式完成对通货膨胀的最终估计.通货膨胀知觉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通货膨胀预期、框架效应、对价格公平性的认知、社会放大效应以及货币改革等.未来可以从通货膨胀知觉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神经机制、跨文化研究以及具有较高生态效度的测量指标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以Gerd Gigerenzer教授为代表的“适应行为与认知中心”简称“ABC研究中心(组)”关于判断、推理和决策制定简单启发式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着重介绍了该研究中心在有限理性和生态理性假设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极富创意的快速节俭启发式规则,并对围绕这些简单决策规则开展的研究活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电工实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实际的电工实训效果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探讨改进电工实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推理的启发式再认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敏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4,27(2):493-495
本文介绍了推理的启发式再认新模式,阐述了启发式再认的再认基础,介绍了“少即是多”效应,并且引用大量实验介绍了启发式再认的证据以及启发式再认的适用范围。并对启发式理论上的争议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汪祚军  欧创巍  李纾 《心理学报》2010,42(8):821-833
实验从齐当别模型的视角,通过对决策过程反应时的考察分别对以累积预期理论(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为代表的整合模型和启发式模型家族的重要成员--占优启发式模型(priority heuristic)--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决策过程反应时并未随着占优启发式模型所假定的决策步骤的增加而变慢;也未随着选项之间整体值差值的变大而变快;模糊决策过程的反应时反而快于风险决策过程的反应时。无论是以累积预期理论为代表的整合模型还是占优启发式模型均不能满意地描述和解释人们的实际决策过程,而齐当别模型则能解释大部分实验结果。文章建议多角度、多指标探讨人们的决策过程,检验、修改、完善,以及建立新的启发式模型或决策过程模型(process model),以增进对人们如何进行风险决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情感启发式是指在判断与决策的过程中,个体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利用自己对任务选项的主观情感反应来做出决策。具体来说,个体头脑中物体和事件的表征会激起不同水平的情感体验,这种不同的体验会对所有的表征做出积极或消极的标记,人们根据这些被标记的体验来做出判断和决策。情感启发式是个体在决策中常用的策略。目前,关于情感启发式心理机制的解释主要有情感启发式模型和双加工理论。此外,情感启发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验、时间压力、可评估性和计数能力等。未来的研究应主要集中在探究情感启发式的产生根源和进一步扩展情感启发式应用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初始信任是许多重要关系的开端,也是多数研究主要关注的信任形式。缺乏可靠线索的不确定性特征使得初始信任往往依赖于直觉。基于直觉判断的初始信任可从信任者自身和信任对象两方面获取启发式线索,同时还会受到来自个体和情境因素的影响。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启发式线索的相关研究、拓展直觉初始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并结合启发式线索和影响因素提高初始信任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启发式教学在医学生授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讲清学习和理解本课内容的思路,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转为主动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去思考。例如《缺氧》一课,当初人们并不知道氧气的重要性,认为肺泡很象一个暖气片,是一个散热器。18和19世纪初有人在无防备的情况下,乘气球上天,由于高空缺氧引起死亡,才逐渐认识到没有氧气就不能维持生命和代谢。后来进一步研究,又了解了氧气在人体从吸收到利用,包括有肺内交换、血液带氧、循环运输、组织代谢4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朱磊  郭秀艳 《心理科学》2007,30(6):1363-1366
本研究借鉴Mitchell等人的图词归源和早晚归源任务,引发启发式和系统式加工,并引入知觉流畅性变量,试图在知觉层面上分离两种加工的底层工作模式。结果发现:(1)源检测具有相对脆弱性,成绩显著差于再认。(2)启发式加工和系统式加工在加工速度和底层工作模式上分离,启发式加工速度快,其工作模式似乎是对刺激的知觉流畅性进行阈下水平的解释与归因,而系统式加工速度慢,其工作模式似乎是对意义的分析与推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