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付出回报失衡模型,考察了高校青年教师的付出回报失衡与焦虑的关系。对336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了多时间点调查。结果显示:(1)付出回报失衡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焦虑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付出回报失衡通过心理契约破裂间接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焦虑;(3)相较于低过度承诺教师,高过度承诺教师的付出回报失衡经由心理契约破裂对焦虑的影响更为突出。研究结果揭示了付出回报失衡对焦虑影响的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对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焦虑的改善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乡村教师付出–回报失衡和职业幸福感对离职意向的影响,选取四川省乡村教师358名,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职业幸福感量表和离职意向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控制月收入、年龄和教龄影响后,乡村教师付出–回报比显著提升离职意向;(2)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付出–回报比对离职意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乡村教师过度投入调节付出–回报比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与低过度投入组相比,高过度投入组的付出–回报比对职业幸福感有更强的负向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乡村教师付出–回报失衡对离职意向影响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付出&;#8722;回馈工作压力模型(Effort-Reward Imbalance, ERI)以社会交换理论为视角, 从付出、回馈、过度投入三个方面探讨了工作压力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理。在对近十几年来有关ERI模型实证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系统地介绍ERI模型的理论基础、模型的适用性验证、相关变量探索及模型拓展等, 发现目前的ERI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但是模型的中间变量及交互假设有待进一步探索, 付出、回报失衡值的计算方法尚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风行全球110多年的可口可乐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饮料公司,也是软饮料销售市场的领袖和先锋。透过全球最大的分销系统,畅销世界超过200个国家及地区,每日饮用量达10亿杯,占全世界软饮料市场的48%。其品牌价值已超700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品牌。在中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927年在上海成立第一家瓶装厂,此后在天津、青岛及广州等地相继设厂,目前,可口可乐在中国合资建立了20多个瓶装厂,直接就业人数10000多人,通过相关行业的带动估计间接就业人数70000多人。每年上交的各项税款超30亿元人民币,对中国软饮料工业有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付出-回馈失衡工作压力理论(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是基于社会交换公平的工作压力理论,从付出、回馈、过度投入三个方面探讨了工作压力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理。在对近十几年来有关ERI模型实证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该理论在多个领域的拓展以及在国内外的新进展,包括对ERI理论中间变量及前因变量的探索,研究者们开始将ERI理论迁移到社会的多个领域,以及ERI理论在中国的检验与创新,并提出研究展望与付出-回馈动态交叉失衡模型的假设构想。  相似文献   
6.
情绪感染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情绪是一种具有组织性, 深刻内涵, 并且持续变化的心理状态。人们可以通过捕捉他人的情绪来感知周边人的情感变化, 这一交互过程被称为情绪感染。当前关于情绪感染形成机制的理论假设主要包括模仿-回馈机制、联想-学习机制、语言调节联想机制、认知机制、直接诱导机制等, 其中模仿-回馈机制得到了大多数学者们的接受。在情绪感染的形成过程中, 个体差异性、性别、文化构成了主要的调节变量, 它们影响着个体情绪感染的强度变化。近年来, 情绪感染理论研究从个体情绪感染的机制研究转向群体内部个体间的情绪感染交互作用研究, 循环效应被用于解释成员间的情绪感染过程。在未来的研究中, 应注意以下方面:1)个体差异性对情绪感染的感知程度的系统研究; 2)群体成员间的情绪感染机制研究, 特别是群体负面情绪的交互作用研究; 3)情绪感染理论在服务管理等人员交互性强的行业内的实践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睿娟  游旭群 《心理学报》2017,(9):1184-1194
付出-回报失衡作为职业健康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模型,具有跨文化、跨职业、跨时间的一致性,能够显著预测心理健康,但经济报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鲜有研究。本研究基于付出-回报失衡理论,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方法,检验了48712名教师症状自评量表横断历史分析的结果和薪酬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1998~2009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下降,9个因子均值上升了12.7%至18.5%,躯体化、抑郁为中等效应,其余因子为大效应;2009年之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改善,除敌对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均值下降了0.1%至2.8%,躯体化、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为小效应,其余4个因子未达到小效应。性别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不显著,职业类别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显著。(2)经济报酬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经济报酬与强迫等心理因素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第N期的经济报酬显著影响第N+1期的人际关系、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和第N+3期的强迫、偏执、抑郁因子。本研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横断历史分析结果及薪酬统计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揭示了经济报酬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在经济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较长时间内,经济报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仅显著,而且呈现出平稳性,研究结果推进并丰富了付出-回报失衡理论。  相似文献   
8.
陈企瑞 《天风》2016,(5):37-38
正提到母亲,中国人都会想起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形容母爱的伟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对母亲的感恩回报无论如何都抵不过母亲的舐犊情深。圣经命令基督徒应当孝敬父母(参出20:12),教导我们应知恩报爱。现在,母亲节已经家喻户晓,人们庆祝的形式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在护士群体中检验付出、回报和过度投入及其交互作用对工作倦怠的影响,验证新三元付出-回报失衡模型。方法:采用问卷法测查了456名女护士的付出、回报、过度投入和工作倦怠。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结果:付出、过度投入和付出-回报比正向影响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付出和付出-回报比负向影响职业效能,回报负向影响去个性化,正向影响职业效能。付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过度投入,回报的影响最小。过度投入能调节付出-回报比对情绪耗竭、职业效能的影响。结论:新三元付出-回报失衡模型适用于女护士群体。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工作对大学生的发展举足轻重,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做好班级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心志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内在的培养,一个人要有血有肉,只有外表,没有内在的话还是无法适应当代的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