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計文 《天风》2014,(11):1-1
<正>一些人有一个非常普遍而又具有毁灭性的日常习惯,就是拿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与别人和别人的生活比较。对他们而言,生命宛如一场竞赛,自觉或不自觉地总要在"比较"中走完一生。比的结果是,赢的人有一种莫名的快感,输的人则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和失落。有人在"比"的状况中咬咬牙,努力追赶;有人却在"比"的过程中心态失衡,产生羡慕、嫉妒,甚至咬牙的恨!圣经中就有一个因"比"而走入生命死胡同的人,那就是扫罗王。人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是当众人对奏凯而归的大卫唱出"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时,扫罗的心态发生倾斜,  相似文献   
2.
基于付出回报失衡模型,考察了高校青年教师的付出回报失衡与焦虑的关系。对336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了多时间点调查。结果显示:(1)付出回报失衡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焦虑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付出回报失衡通过心理契约破裂间接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焦虑;(3)相较于低过度承诺教师,高过度承诺教师的付出回报失衡经由心理契约破裂对焦虑的影响更为突出。研究结果揭示了付出回报失衡对焦虑影响的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对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焦虑的改善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乡村教师付出–回报失衡和职业幸福感对离职意向的影响,选取四川省乡村教师358名,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职业幸福感量表和离职意向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控制月收入、年龄和教龄影响后,乡村教师付出–回报比显著提升离职意向;(2)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付出–回报比对离职意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乡村教师过度投入调节付出–回报比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与低过度投入组相比,高过度投入组的付出–回报比对职业幸福感有更强的负向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乡村教师付出–回报失衡对离职意向影响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回报谨慎对谈判过程和谈判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学  韩玉兰 《心理学报》2004,36(3):370-377
回报谨慎是人们害怕在人际关系中被他人利用的一种信念。研究考察了回报谨慎对谈判者的动机倾向、谈判行为及谈判结果的影响。184人组成92个两人小组参加了一项模拟商业谈判,谈判前研究者成功地进行了回报谨慎的操纵,谈判结束后,参加谈判的人完成谈判协议和谈判后问卷。研究者假设,低回报谨慎的谈判者比高回报谨慎的谈判者在谈判中更可能持有合作倾向、更多地与谈判对手分享信息,研究者还预测回报谨慎与谈判双方的联合收益以及谈判后对谈判对手的看法都有关系。研究结果支持了上述假设。研究对从事商业谈判的人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道德判断的条件句推理的非认知主义解释面临弗雷格–吉奇问题的挑战。我们考察了经典的表达主义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共同基本策略是把非断定语境中的规范性陈述,转化成断定语境中的非规范性陈述,从而给出统一处理信念和态度/欲求的语义学。相比起来,近年兴起的混合表达主义,主张规范性语句是信念成分和表达成分的混合,是更有希望的解决方案。论文比较了道德假言推理、法律规范推理以及实践推理之间的差异,试图通过对信念和欲求、意图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对规范性语句的不同推理类型给出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付出&;#8722;回馈工作压力模型(Effort-Reward Imbalance, ERI)以社会交换理论为视角, 从付出、回馈、过度投入三个方面探讨了工作压力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理。在对近十几年来有关ERI模型实证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系统地介绍ERI模型的理论基础、模型的适用性验证、相关变量探索及模型拓展等, 发现目前的ERI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但是模型的中间变量及交互假设有待进一步探索, 付出、回报失衡值的计算方法尚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
时间加工与空间距离加工的关系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在空距离–空时距以及动物的研究中, 时间加工影响空间距离加工, 空间距离加工影响时间加工, 两者相互影响, 存在对称的干扰, 这种关系与注意和记忆有关。另一种是在实距离–实时距中, 空间距离加工影响时间加工, 而时间加工不受空间距离加工的影响, 时间加工和空间距离加工之间具有不对称的干扰。时空关系的不对称与隐喻理论、人们的感知运动经验和时空信息的显著性有关。神经机制上, 右顶叶皮质、侧顶内区、左顶叶皮质、小脑、前额等参与时间加工和空间距离加工, 但两种加工涉及到的神经机制也有部分差异。未来可以从时间加工的分段性、不同条件下时间加工和空间距离加工的心理机制以及脑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下心理学研究出现的种种问题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生态失衡现象,因此,心理学欲走向健康发展之轨道,应注重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9.
做人要厚道     
厚道,就是心地单纯,化复杂的人生为简单的处世;就是心胸宽广,化恩怨干戈为真情玉帛;就是心存善良,人负我,我不负人;就是心存美好,少栽刺,  相似文献   
10.
时光散记     
一有亲人相伴的日子,蓝天多了一份深远,大地多了一份厚重,生命多了一份深沉的内涵。起初的时候,我们接受着亲人的爱,成长的过程中,又渐渐地回报那份爱。再后来,有了自己的子女,开始付出那份曾经接受的爱,在渐老的年华里,又开始接受子女回馈的爱。一如日与月的交替,火热而纯净,于是有了无数美好的日复一日,于是有了一生中最美的牵挂与欣慰。有人说,不管你七老八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