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古代风俗画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社会上层阶级出于"礼失而求诸野"、粉饰太平的目的,同中下层百姓在物质要求得到一定满足时转向对文化艺术欣赏需求的大文化氛围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以其自身观照社会民风民俗的绘画内容和丰富的绘画风格对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个社会在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对一般历史的记忆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风俗画给我们提供了不同于文字记录的直观的了解历史和社会风貌的途径,同时也在艺术绘画史上极大地扩展了艺术的表现范围和表现能力,成为最贴近生活,贴近普通百姓欣赏和审美需求的绘画形式。而风俗画创作内容的社会性、人民性正是当今绘画创作发展的方向之一。画家们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关注这些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用更加贴近生活的艺术方式去记录这些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化,营造一个更加绚烂的传统文化氛围,通过艺术表现语言的多样化让世人看到更加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之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社会主义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主要表现在价值主体的人民性、价值目标的人民性和价值标准的人民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鑫 《学海》2022,(2):13-21
分配制度是社会制度在分配领域的集中反映,反过来会影响社会制度的稳固和变革。中国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于毛泽东思想中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纠偏及发展、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完善的历程中,经历了三次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到市场化的按劳分配,再到人民共享的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配正义,需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本位,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并通过合理化的按劳分配制度设计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我和佛教文化的困线还须从敦煌说起。我创作《敦煌组画》,最后一题是《人神之间》,我题了一首短诗:“我看到造种的人和人造的神,一个可怕的宇宙颠倒。但在虚妄之中,却分明有人类最崇高的忘情,最炽热的爱,最无私的奉献。曹滋润心田.净化灵魂,这;使万:教,也是艺术。宗教和艺术,互相依存,难解难分。这是我对敦煌艺术的总评价。我虽然和敦煌艺术打了半个世纪的交总.沮惭愧的是,我不是佛教徒,也不曾从佛>L村教设有过深入的研究,只是从艺术用了对敦煌做过一些粗浅的探索;自己作为一,卜两家,也临摹过一些敦煌画,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5.
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威海市社科联和威海市历史学会协办的“中、韩、日、越1993年孔孟荀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于8月27日至8月31日在海滨城市威海市圆满召开。出席此次国际学术盛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四十人,台湾学者七人;韩国学者九人;日本学者五人;越南学者二人。这是一次完全由属于“儒学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的盛会,特别是越南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给会议带来了越南儒学和儒学研究的信息,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6.
对彰显自由民主社会的当今读者而言,展开书报检查和隐微写作方式的讨论,实属困难重重,却不失为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史的一种方式。我为谁写作?哲学家能否公开传播真理?书籍报刊应不应该具有人民性?(懂得)真理所托诸的那类人是学者,普通人,还是举世罕有的哲人?谁是够资格的读者?都是这种讨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人们读过马克思早期的政论文章,也读过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但很少有人从一种特殊的写作方式的视角来考察这些文章。我们试图在这里阐明:这些作品其实围绕着哲学与社会的关系反复讨论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种恢弘的主题——真理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7.
薛洁 《学海》2023,(5):33-41
国家荣誉体系是国家建设的象征领域,中国国家荣誉体系是包含了荣誉制度法律体系、颁授仪式、纪念日设立、公墓建设等一系列内容的整体设计。现代中国国家最高荣誉体系由“五章一簿”组成,国家勋章从称号冠名、勋章设计、表彰决定、颁授主体、制度立法、颁授仪式的时间空间要素等诸多方面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民意志对国家象征资源的支配,反映了国家的政治价值观,指明了未来的道路选择。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具有改造世界的根本性力量,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的重要内涵。国家荣誉体系坚持人民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和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尊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彰显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史上的功绩,强调劳动人民在国家建设中的贡献,以此塑造中国的国家认同。国家荣誉体系的人民性决定了国家最高荣誉具有的至上权威。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讲话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构成部分,也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合理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讲话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宗教实际出发,指出宗教工作的本质就是群众工作,体现在尊重信教群众信仰自由、关心信教群众物质生活改善、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各方面权益等。习近平总书记宗教讲话的人民性立场其来有自,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论早期基督教历史》等涉及宗教的文献,都深蕴人民性的立场;二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至今,人民性立场是一贯的;三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宗教的优良传统中,都具有人民性的要素。本文在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宗教讲话的人民性内涵时,力图将三方面来源也加以梳理。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