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道教》1995,(2):51-51
登上凤凰山,天地立时宽,万般烦脑事,从此脚下踩;饮口凤泉口,吉祥如意来,天上神仙客,缘恋此山间。 这首赞美诗描写的就是素有辽东半岛名珠之称的凤凰山。凤凰山坐落于丹东市凤县东南五公里处,方圆达126.5平方公里,海拔800多米,东临美丽的鸭绿江口。 凤凰山景色秀丽,山势蜿蜒起伏,山中苍松翠柏,泉水涓涓。凤凰山不仅山清水秀。四季如画而且还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听爷爷讲故事 ,知道山西省有个绵山。绵山历史上出了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介子推 ,曾割下大腿的肉给流亡的晋公子重耳食之 ,重耳就是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后来回晋复国 ,论功行赏 ,诸臣邀功争禄 ,介子推耻与为伍 ,就背了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到绵山找不见他 ,听了狐偃、赵衰的主意 ,放火烧山 ,迫介子推出来。介子推不肯出山 ,母子合抱一棵柳树 ,被火烧死。百姓敬仰介子推高风义节 ,每到介子推被烧死那天 ,禁火三日 ,以寒食寄托哀思。于是清明前三日就叫寒食节。因此中国又多了一个节日———寒食节。绵山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就是一处向往…  相似文献   
3.
我是第一次来五台山,感触特别深,第一是省、市领导的人文素质特别高,对整个五台山的研究工作支持很大,尽管我第一次来五台山,但我与五台山结缘可能有十多年了,事实上,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就开始写关于五台山的文章,并在《五台山研究》上发表。因此说结缘较早。佛家常说,三十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过三十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十年后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五台山既有很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是个历史与自然的二重体,这就是向外对话的一个很好的条件。自然景观在于保护和利用,而人文景观在于重建  相似文献   
4.
“南来一脉几峰尖,袭陟民英一再连。笑指云雾浑不脱,原来跏坐有神仙”。这是古代骚客在游览闽西北山区清流县灵台山后留下的诗句。  相似文献   
5.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位于我省东部,邻近四川、湖南二省东西界,横垣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大斜坡地带的江口、松桃、印江3县10个乡镇之间,最高峰海拔2572米,总面积4.19万公顷。1986年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并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网,素有“峨眉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威”的秀丽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景观浑然一体。特别是以佛教化为主体的梵净山历史悠久,“众天下名岳之宗”,最早开发于16世纪明万历年间,修建梵刹庙宇,开凿朝山便道,48大脚庵4大皇庵,是我国唯一的弥勒道场,成为驰名全国的五大佛教朝圣名山之一。打好梵净山佛教化旅游经济这张牌,对于打造贵州“天然公园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时,海内外客人至五台山的道路有东、西、南、北四条。其中,南路有三个大门,一是济胜桥,二是阁子岭,三是阳岭。原来,每个大门附近都有一个具有接待性质的寺庙,可惜,现在仅存阳岭旁边的尊胜寺了。幸有,好客的五台县僧俗,为了方便游人休憩,饱览五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自然综合体和水陆综合生态系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人文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充分展现城市文化,给人们带来良好的文化体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北方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取北方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运用到北方城市的湿地公园人文景观设计中,可以展示北方地区城市特色,丰富北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层次与结构,增强湿地公园的吸引力。通过阐述湿地公园的功能,探讨国内外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分析建设湿地公园的必要性和要求,并对北方城市的湿地公园人文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和设计策略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促进湿地保护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上海因中国在世界得名,而上海的佘山则以其特有的基督宗教特性及人文景观在中国得名。在国人的眼中,佘山是展现宗教文化特征的胜景之地。在我们神职信众的心中,余山是洁净的圣地。"满被圣宠者"的中华余山圣母无时不刻地在护佑着我们中国圣教会。  相似文献   
9.
侗寨三门塘     
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村位于沅江上游清水江畔,是最重要的一个物资集散地。三门塘侗寨的形成和发展与清水江水运息息相关。大宗木材、药材、桐油等山货由此运往湖南常德,逆将陶瓷、棉纱、铁器等“南货”运回苗岭腹地。可以说,没有清水江便没有三门塘。在20世纪50年代还看见,码头上挤满了木船,江面上漂满了木排。最盛的乾隆、嘉庆年间,碑如是说:“诸峰来朝,势若星拱,清河环下,碧浪排空,昼则舟辑上下,夜则渔火辉煌,天地之灵秀,无处不钟矣!”三门塘自古盛产林木。天然树种主要有杉木、楠木、榉木、梓木、樟木、松木、桉树、棕树、漆树、银杏、油桐、油茶、香椿、乌桕、皂角树、黄连树、枫香树等等。  相似文献   
10.
妙华 《佛教文化》1996,(2):40-40
日本人习惯将“和尚”写成“和上”,松山是日本僧人,因而我称他为松山和上,以示尊敬。他五十开外,四方脸,穿~身黑色的日本和服,憨而不傻,反而给人以大智若愚的印象。起先,他对我有几分冷淡,这是完全源于他从来没有和中国僧人这么近的交往过,加上语言障碍,就更难以沟通。在次晚宴上所有宾客在酒足饭饱的祥和气氛中都即兴唱一首歌。一首歌结束后,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向我,他们想从一位中国不吃肉、不喝洒、不娶妻生子的中国僧人的歌声中理解中国佛教,理解即和日本僧人不同的中国僧人。我从席地而坐的炕桌旁走到上位的麦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