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望 《天风》2004,(4):16-17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七届、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五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04年2月20日-23日在上海召开,应到全国两会常委87位实到78位符合章程要求人数。全国两会名誉主席、会长;全国两会咨询委员会正副主任;全国两会各专委会正副主任及在沪的全国两会委员应邀列席本届常委  相似文献   
2.
稿约     
《学海》2012,(5):2
《学海》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主题研讨、专题论文、学术评论与学  相似文献   
3.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人文关怀是公益广告的灵魂,这是由公益广告的本质特征即人本性、公益性、非赢利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中国天主教》真诚向教会内外的广大读者征集各种与宗教政策和信仰有关的稿件,稿件的内容、体裁、风格不限。我们欢迎神长教友对牧灵福传成功经验的推广交流,欢迎各地两会在教会事务管理工作中的感悟和体会,欢迎大家在社会服务、信仰生活中的见证分享。我们热切期待你的来稿!特别欢迎电子稿件,来稿署名听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检验医学日趋呈现"人文缺失"的背景下,提出加强检验人员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并重点阐明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提高检验科人性化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世峥 《天风》2008,(24):30-31
几年前的一天,我到农贸市场买菜,顺路看望了一位在附近经营副食品商店的弟兄,其情景让我至今难忘。我一进门,弟兄便起身倒茶,很是客气。喝着他倒的茶.我们谈了起来。"弟兄,你干得不错.愿上帝祝福你!"我如此祝贺.完全出于真诚.因为我知道他的商店在那一带拥有很好的口碑。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了发现于不同地域塔基中的舍利实物资料,探讨了舍利信仰所依存的二种物质形态的变化,即舍利形态的演化和佛舍利塔的功能变化。由此提出了宋代舍利信仰的“泛化”问题。继而通过对古代舍利遗物的形态变化分析,阐述了自宋代开始,舍利信仰已从原初以圣骨崇拜为核心的印度式信仰,泛化为具有象征意味的中国式的符号物信仰。进而指出了“泛化”的原因与晚唐至宋代佛教中国化与世俗化的时代背景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
恩惠 《天风》2008,(18):8-9
有婚姻专家对一些离异夫妻进行调查,发现婚姻失败有一些共性的原因,现摘编如下,并附上信仰原则予以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信仰是以"神爱世人"的圣经教导,将"爱人如己"作为行事为人的准则,并将基督的爱作为价值取向,这与当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基督教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发挥基督教界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基督教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中所呈现的正能量与时代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认为“知足者常乐”是指安于现状、容易满足;但是,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今天,尤其在获得财富自由的征途,人们发现过去许多安贫乐道的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太迂,失去积极进取的意义。“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副对联好!好就好在它饱含哲理,它囊括了所谓修养之道,却没有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