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和荀子都关注群体生存的秩序问题,也都强调运用法律以抑制人性中的恶,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完善。亚里士多德强调法律的根本性,人治只是法治的补充,旨在通过对法律的严格遵守以实现正义。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思想,更多强调了超越于法律层面的,更丰富的对“义”的追寻。对两位哲人法律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凸显法与义的彼此补充与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今的讨论中,新自由主义被理解为一个既是学术性的又是政治性的纲领。它取消经济的、社会的和公益的调控.也就是说,削减和缩小社会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扩大市场,提高经济的以及道义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段时期,一系列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教育界的震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一时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河北省某高校一女生从12层的高楼飘然而坠,她在遗书中写道,家里本就贫困不堪,刚刚又遭遇极大变故,自己实在不能担负起振兴家庭的责任,唯有一死才会得到解脱。另一位已经顺利与用人单位签下合约的毕业生,因为“单相思”,在吃安眠药自杀未遂的情况下,再次在家里偷偷喝下农药,绝然走上不归路……  相似文献   
4.
引发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是典型的信用风险.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最大的原因不在于金融风险监管规则的不完善,而在于有关的金融风险监管规则未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目前最紧迫的问题,不在于修改以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国际金融风险监管规则,而在于尽快纠正不守规则的错误做法,落实这些既有国际金融风险监管规则.以信用风险为代表的各种金融风险是无孔不入的,金融市场所在国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监管法制的建设和实施.中国的离岸金融试点在经历了初期的快速发展之后遭遇到了较为严重的失败,有关业务尽管后来重新开办,但发展极为缓慢,而我国在有关法制构建、尤其是风险监管法制构建上的缺陷,乃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离岸金融市场在风险监管法制上必须设计得较为合理与完善.离岸金融风险监管一般包括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对信用风险的监管、对市场风险的监管、对其他风险的监管等方面,无论是为了继续搞好离岸金融试点还是为了日后全面推进的离岸金融市场建设,中国都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监管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28~30日,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年会在山西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师范大学承办,并得到中国心理学会总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林崇德教授  相似文献   
6.
天道、性命等观念代表了儒家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先秦儒家尤其是孔门之仁学,并不注重对天道、性命等观念作客观学理的论述,因其认为天道、性命并非现成的和外在于人生命的客观存在对象。他们更注重从具体的人生境遇中,通过人的情感现象来揭示天道、性命作为超越性价值的内涵以及两者贯通为一的真实意义。孔子的“成人”说体现了他视人之生命作为“非现成性”存在的基本认识;他又从忠恕来把握人的情感规律。此即孔子对人性的基本理解。人在具体的生活境遇之中,依忠恕情感规律过严谨的道德生活,从而体悟到道德法则的必然性和生命的超越性意义,正是孔子下学上达即天道性命之贯通的真实含义。因此,在理解孔子天道、性命思想时,不能忽略其情境化的面向。  相似文献   
7.
人性观对心理学理论与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人格理论,通常都蕴含着对人性的假设。人性观的差异常常导致其理论建构的差异。而且人性观影响心理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影响对心理成因的认识、对心理疾病的理解、及对异常矫正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人的心理活动是由感知、记忆、思维、意志、情感等活动组成的一种高级、复杂的对外界和体内的客观信息进行识辨、储存、评价、加工改造、选择结构并创造出新的主观信息的过程。心理活动构成了人的一个内部的精神信息活动的世界。人性所致的人的本能意识既确立了全部世界的对象化定  相似文献   
9.
去人性化知觉是人们对人性的否定性认知,它与暴力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在介绍去人性化知觉的内涵和测量的基础上,梳理了导致去人性化知觉的情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并阐述了去人性化知觉对攻击性和亲社会性的影响。未来研究可以从四个方面开展,包括丰富研究变量、加强干预研究、拓展研究方法、进行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原理 《道德与文明》2021,(2):111-121
斯密、弗里德曼和德鲁克三位学者提供了一种贴近企业实践的视角去理解商业与道德的关系,希望在真实且具体的商业实践中看待企业伦理问题.斯密强调人的私利心,但他反对把自利与损人等同,主张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统一;弗里德曼继承了斯密"人性自利"的假定,推崇企业在市场环境下展开公开而自由的竞争,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在法律和基本的道德规则约束下追求利润;德鲁克认同弗里德曼关于企业应该固守盈利本分的观点,认为企业应在绩效能力和职权能力范围内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地将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共同的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