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远投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刚刚成立的联合国机构身无分文,经历了二战浩劫的各国政府也大多财库空虚,如何在寸土寸金的纽约拥有一片自己的立足之地呢?联合国对此一筹莫展。美国著名的家族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得到这一条消息后,经过商议,果断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把它无条件地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中国有2.3亿名儿童,城市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为第一位,可见儿童教育市场潜力之巨大.但目前幼教现状参差不齐.有的机构租个房子、招几个幼师毕业的学生、弄本教案,就开始办班;有的亲子园,教师连普通话都说得不标准;甚至有机构还没发展成型,就忙着发展连锁,以赚取加盟费.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呈现出一派“百花争鸣”的景象,却鲜有“奇葩”.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金投资框架任务,结合眼动技术考察眼睛注视线索与框架类型对风险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1)消极眼睛注视线索促进了被试在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寻求行为,控制组与积极、中性、消极眼睛组的行为结果无显著差异;(2)以均字注视次数为指标的眼动结果表明,积极眼睛组和中性眼睛组对确定损益的关注差异大于对风险损益的关注差异;消极眼睛组和控制组被试对损失的关注大于对收益的关注,对确定项的关注大于对风险项的关注,但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消极眼睛注视线索可能改变了个体对风险性和确定性的感知,并因此影响了人们的风险决策行为,规避消极情绪线索可能有助于减少经济决策中的风险寻求行为。  相似文献   
4.
渊声 《天风》2012,(6):48-48
[问]我是一位离异的姊妹,带着孩子生活本来就很不容易。一年前,听人介绍说教会中一弟兄能帮大家投资,且利润可观,弟兄也是出于好心,希望弟兄姊妹能在经济上好起来。于是大家纷纷跟着投资,我也把仅有的十多万积蓄全部投了进去。不料一年多来,却逢金融风暴,不但毫无利润,而且亏了大半。于是,教会内怨言四起,什么难听的话都有。我也寝食难安!想想自己本来就命运多舛,如今又遭一劫,真是痛不欲生。  相似文献   
5.
陈丰盛 《天风》2012,(2):44-44
在消费文化主导的社会里,人们将支与收、得与失看得极其重要,任何一次消费、任何一次投资,最先考虑的是:是否可以达到高效益?是否得大于失?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之下,基督徒信仰的追求和属灵的生活也时常用消费的心态来面对。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和ICSID仲裁实践对于在依据双边投资协定将争端提交至ICSID时,《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的公约》第25条第1款缺失“投资”定义的法效解读大相径庭.由于“投资”定义缺失并非是基于“同意”要件的存在而作的制度设计,而是缔约各国无法对其具体定义达成一致所致的结果,同时,双边投资协定亦并非递交争端至ICSID的唯一依据,因此公约第25条第1款所规定之“投资”要件是确立ICSID仲裁管辖的必备要件,与双边投资协定投资定义条款是相互独立、并行不悖的关系.ICSID仲裁庭对“投资”定义缺失的法效的不同理解,导致ICSID对个案仲裁管辖的不确定性.在ICSID仲裁实践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应通过完善双边投资协定中“投资”的定义以避免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个性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研究采用综合性行为金融学手段,探索证券投资者的一般行为特征、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本实验首先采用访谈法对专业人士进行访谈,了解投资者的基本心理结构、一般的行为方式以及对证券市场的信息进行加工、决策的主要因素。在访谈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在全国7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西安和沈阳)对1063名投资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证券投资者的行为与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还是一个政策市,投资者对所投资对象的了解程度越高,掌握的投资知识越多,以及具备较高的独立性和自我效能,盈利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8.
郭晓薇  贺荟中 《心理科学》2003,26(6):1121-1122
1 引言股票投资者的过度反应行为是投资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998年Barberis ,Shleifer,和Vishny基于代表性启发式等认知偏差提出一个解释股民过度反应行为的模型(取模型提出者的姓氏缩写 ,简称为BSV模型 )。该模型认为 ,在不知道资产价格的随机游走的规律 (即资产价格不可预测 ,宏观上看涨跌可能性各 5 0 % )的情况下 ,投资者往往根据股票收益反转的频率产生不同的认知偏见。在收益反转频率较高的时候 ,个体容易产生局部代表性启发式认知偏见 ,认为资产价格变化规律遵循“回复均值模式”(mean re vertingregime) ,在一个平均水…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针对开放式基金规模与基金投资收益呈负相关关系的现象,以普遍采用"基金家族"模式增长的中国开放式基金为样本,认为流动性假说与边际收益递减假说不足以解释上述基金规模与基金收益的负相关性,并提出管理能力假说.实证结论表明,基金管理公司倾向于将有限的资产管理能力配置于新基金,从而使新基金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从而向市场传递"超额收益"的信号,吸引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所管理的基金.与此同时,因新基金运营时间短,累积收益较少,因此规模普遍偏小.这意味着,基金规模与基金收益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只是基金管理公司利益最大化策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