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稿启事     
一、杂志简介《美与时代》系郑州大学主管,郑州大学美学研究所、河南省美学学会主办,为适应当前城市发展需要,经河南省出版局批准,美与时代杂志社推出城市版。《美与时代》拥有一大批专家、顾问、学者,为城市建设发展献计献策,研讨把脉,将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茶杯与茶盖     
我喜欢喝茶,当然,也喜欢各式各样的茶具,茶具中又以茶杯为最。家里的小孩顽皮,加上大人有时候不小心,常有茶杯或杯盖落地摔碎的事情发生,造成肢体不全。这些东西,或是我花钱买的,或是朋友送的,我都看得很珍贵,茶杯和杯盖大凡有一件完整的,我都收藏起来。几年下来,家里有个抽屉里,积累了一批落单了的茶杯和茶盖。材质有紫砂、陶瓷、玻璃、塑料等。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可不可以将它们重新配对,寻找第二春。  相似文献   
3.
和谐之美     
无事堂前,忽然热闹起来了。“执著”与“放下”,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论辩。执著说:“我对,你错。”放下说:“我对,你错。”执著说:“你错。我,才是成就  相似文献   
4.
《大学》本为《礼记》中的一篇;当时被编入《礼记》之中,与其他各篇相比,并无特别之处,以致湮没了数百年而未能引起注意。自唐代韩愈表彰以来,《大学》才逐渐受到重视。尤其经过程朱的推崇,其渐渐由《礼记》中的一篇而与《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成为与五  相似文献   
5.
遇见真光     
主啊,你借助那一束手电筒的光照,让我明白了爱的真谛小时候,我生活在江苏北部的农村,那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照明,一到晚上,田野和乡村一起融入漆黑的夜色里,没有月色光照的晚上,村里各家稀稀寥寥的几处灯火,便成了漆黑夜色里仅有的亮光。  相似文献   
6.
袁兆国 《天风》1994,(8):9-10
今年年初,我们在沂水县教会同工的邀请下,受市两会的差派,乘车前往距沂水县90多里的水源坪教会,举办短期义工培训班。 汽车在盘旋的山路上奔驰,时而平稳,时而颠波。我们的心也像山岭一样起伏不平:那里的教会刚建立不久,教会的情况,弟兄姊妹的信仰与见证,对圣经道理的接受……会怎样呢?我们担心着我们这几位软弱的器皿,能够满足那里群羊的需要吗?我默祷着:“主啊,求你帮助我们。”  相似文献   
7.
<庄子>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解释可能性的文本在西方哲学这一新的眼光下展示出了新的意义.然而,英语世界真正以严肃的哲学眼光看待<庄子>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长久,还只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本文评述了这期间最有影响的庄子哲学研究:葛瑞汉、陈汉生、郝大维和安乐哲、史华兹以及爱莲心的研究,特别关注在中西文明的互动中所激发出来的洞见以及隐藏着的尴尬和陷阱.也正是在文明间日益复杂的互动中,<庄子>才可能走近我们身边,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扬克勒维奇的伦理思想展现了人在道德现实与道德理想的矛盾冲突中的痛苦体验。他认为,善与恶只是与主体有关系,它们体现在主体的行动中。一切都通过行动而开始和结束,行动才是真正意义上道德的源泉。为了去爱,我应该存在,但是为了真正去爱,我却应该不存在(忘我)。爱是对存在的超越,是对自我的放弃。人一旦存在,就被打上了一个永恒的印记。我们因而生活在"永恒的道德瞬间"。  相似文献   
9.
鲁城因附近有"委曲长七八里"之"阜"而又名曲阜。"曲阜"具体位置所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在"鲁城中"(今周公庙高地);一说在"鲁城西"(今城西坊岭);一说在"鲁城东北"(今旧县少昊陵一带高地);一说在"鲁城东"(今城东防山)。"鲁城中"说最早。"鲁城东"说流传最广。  相似文献   
10.
葛晋卿 《天风》2002,(8):53-53
在学校的右侧,距离30米处住着一户人家,全家共4口人。一切重担全担于那位年逾古稀、体力衰微的老母亲肩上。就这位老人来说,丈夫和唯一的儿子已早逝,留下的是自己和一位患“神经病”的女儿(这位患神经病的姊妹是被丈夫抛弃的),还有两个外孙女,患神经病的女儿需常照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