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能 《学海》2007,(5):51-55
本文以一类假想中的、很有可能曾经在中国乡村社区中发生过的抗村提留款的集体行动为对象,以社会运动/集体行动这一研究领域内的现有理论成果为基础,提炼出了用于解释村民家庭户是否参与了抗村提留款的集体行动这一因变量取值的一系列自变量组群,从而再现了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研究传统中的四大理论取向--古典理论、文化主义、结构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综合,对于中国经验案例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勇 《宗教学研究》2007,1(2):68-73
《高僧传》、《祐录》等佛教文献记载佛法初传历史,依据的是《牟子理惑论》。《牟子理惑论》甚至影响了在南方翻译的佛经。汉末州,社会安定,儒学盛行,学术自由,与海外往密切,从而为佛教传播提供了条件,但也抑制了佛教传播范围和程度的进一步扩大,这是《牟子理惑论》创作的历史背景。《牟子理惑论》首先译Buddha为“佛”,并在中国南方介绍了佛“相好”制。  相似文献   
3.
现今的产品设计已经突破了单纯的靠外型或功能吸引消费者的时代,转而进入了一个以多感官元素联动的年代。优秀的产品往往给人以多重感受的惊喜,多元素的互动刺激能够更多的反馈用户体验,作为界面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互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4.
在六十四卦的多种排序之中,传本<周易>卦序、京房八宫卦序和宋人伏羲卦序最为突出.它们分别代表了三种治易思想:阴阳、五行、图数.易学在传统上被划分为象数与义理两类.通过对三种卦序及其和关思想的研究,我们认识到,易学研究所呈现的实际上是以象致与义理的两分法为经,以<周易>经传文、五行原理与图数的三分法为纬所形成的纵横错的学术形态.所谓学术流派之分只是治学特色的区别,学者唯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充分认识易道.  相似文献   
5.
"爻"字臆说     
本文对《周易》中的"爻"字作诠释。作者认为"爻"字是由两直线相的"十"字,作旋转成"×"后,撤捺而成的。对此,作者考察了"爻"字的生成及"爻"字与"十"、"爻"字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求证了传统对"爻"的本义的界定:"爻,效也","爻,也"。最后,文章由"爻"之本义论及"卦"之形成。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应用腿皮瓣修复对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足底溃疡的临床效果,对2008年3月~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足底溃疡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采用腿皮瓣修复对侧足底渍疡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显示8例患者术后全部一期愈合,效果良好。因此,应用腿皮瓣修复对侧缺乏有效动脉血供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足底溃疡是一种简单...  相似文献   
7.
敦煌北朝石窟造像当中有很多脚坐像,其弥勒菩萨的身份几乎已在学界达成共识。经研究发现应该将脚坐像及其座椅靠背上的织物折角视作一个完整的图像组合,在新疆石窟、河西北凉石塔、云冈石窟、犍陀罗和巴米扬佛教造像中找到了大量图像实例,并通过分析贵霜大乘佛教在塑造脚弥勒菩萨形象时借鉴了当时流行的贵霜王坐像,从而推断脚弥勒菩萨及其高靠背座椅的图像组合来源于贵霜佛教艺术。脚坐图像一开始形成就兼具王像与弥勒菩萨的双重含义,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意图,这种含义也随着图像的向东传播而延续了下来,莫高窟第275窟主尊脚坐像及倒三角形靠背即是受这种图像组合的影响而作。  相似文献   
8.
《周易》非常重视“”和“感应”,咸卦很好地体现了《周易》当中的“感”思想.我们认为“感”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天地感化生万物就是一种宇宙生成论,讲述了世界上万事万物是如何产生的;男女感始有人伦是一种社会伦理学,凸显了社会伦理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而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则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是占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境界。“感”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上有重要的价值.对宋初周敦颐和二程的道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下上若"祈祷占辞与天地相交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墟甲骨占辞中屡次出现“下上若,授我佑”祈祷套语,其“下上”应非指某具体的自然神或祖先,而是将充满百神百祇之“天地”当作祈祷对象。不过商王祈祷“下上若”的重点不在笼括祭祀上下所有的神祇,而在祈求天地互,以上下共同授佑,来保障王事的成功。从字体的书写来看,早期的“下上”写法明显构成互相接闭合的图案,若换次序作“上下”。则明显可见上下互相分隔的图案,这其中有着重要的象形意义之差别。在中国先民核心的传统中,《周易·泰卦》的结构正好用下上般的逆序来表达天地通。除此之外,传说殷人的易法《归藏》,其卦序也为坤乾或可谓“下上”。甲骨文所用的“下上若,授我佑”祈祷套语之意义就是商王祈求获得“泰”之状态,因而刻辞中采用下者在上而上者在下的排位。  相似文献   
10.
互界面设计中,人的基本需求满足后就会有更高的审美欲求,这个审美欲求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要素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使用和被使用,更织着情感在其中。因此,要综合多种互元素产生无形中见有形,于无声中听有声,甚至眼里闻声、耳中见色的效果,让用户拥有感觉互通、辐射渗透、实幻互补的创意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