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在西方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文化与思想动力,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158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掀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学西渐"的序幕。他把儒家学说与基督教义相联系,认为"儒家这一教派的最终目的和总的意图是国内的太平和秩序。他们也期待家庭的经济安全和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全符合良心的光明和基督教的真理"[1]。利玛窦的介绍使西方人看到  相似文献   
2.
有时我固执地认为,熬茶也是解读青海的密码。几百年中,熬茶浸透了整个青海大地,平川谷地、深山低壑、村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有熬茶的影子。民族的发展史、民族的交流史、民族的交通史,甚至整个青海的近代史都与熬茶有关。善舞的藏族、好客的回族、英俊的撒拉族、忠厚的土族们都与熬茶相伴一生,熬茶的味道深深渗进各民族的骨头里。  相似文献   
3.
石勇 《中国宗教》2015,(2):54-55
"景教",是唐代对基督宗教聂斯脱利教派(Nestorianism)的称谓。景教通过丝绸之路,由中亚到中国的新疆地区,在唐朝的时候又进一步传播到中原地区。据记载当时景教传播的情形是"法流十道"、"寺满百城",而这通常也被看作是基督宗教传入中国之始。景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实际上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这一段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具体情形,反映在各种写本经书、碑刻、绘画等景教遗存中。尤其是在新疆吐鲁番高昌遗址、罗布泊米兰遗址,甘肃敦煌  相似文献   
4.
学诚 《法音》2009,(3):6-6
(2009年2月22日)尊敬的有马赖底长老,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善信:苍山巍峨,洱海秀丽;妙香佛国,因缘殊胜。今天,中日两国佛教界的高僧大德、诸善知识,齐聚千年佛都——大理崇圣寺,共同见证大理崇圣寺与日本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缔结"友好关系",我感到无比高兴!这是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一  相似文献   
5.
李四龙 《中国宗教》2022,(11):62-65
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既与印度佛教一脉相承,又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进而成为东亚佛教的核心。印度佛教融入中国文化、中国社会,这是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佛教在中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适合中国农耕文明、宗族社会的佛教形态。  相似文献   
6.
常妙 《法音》2005,(12):40-43
中韩两国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源远流长。自公元4世纪后期佛教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后,两国佛教法脉相承,有着一千六百多年的友好交流历史,两国佛教徒也有着深厚的法情道谊。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韩佛教友好往来更为密切,“黄金纽带”关系不断发展。2004年,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向中国佛教会郑重提出,希望迎请陕西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赴韩国供奉。经中国政府批准,佛指舍利定于2005年11月11日至12月20日赴韩国供奉,成为中韩两国佛教友好交流史上又一殊胜因缘。一11月9日晚,中国佛教协会和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在陕西咸阳国际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学术界近百年来的利玛窦研究做了一个鸟瞰式的回顾与总结,初步梳理了百年来利玛窦研究的成绩,总结其不足,并对今后的深入展开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