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畅 《美与时代》2023,(8):102-104
作为承载文明传承之精神内涵的物质载体,文化遗产无疑是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者。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文化遗产展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交互式体验方式。通过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为观众打造出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以文化遗产展示中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交互设计要素以及基本特征,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探讨打造交互体验的路径。通过优化展示过程中的交互体验,使增强现实技术与文化遗产展示更好地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宁晓萌 《哲学动态》2022,(8):107-116
在梅洛-庞蒂中后期哲学对其早期哲学概念及架构的修正和充实中,关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的讨论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通过对照“感知意识”“无意识”等概念与“智性意识”概念间的差异,梅洛-庞蒂揭示出“无意识”作为一种间接的、反面的意识,具有沉默的、含混的以及实存论的特征。在对无意识活动自身表达的考察中,他看到了一种既不破坏无意识自身特性,又能够让无意识活动的意义呈现出来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即以精神分析治疗中的谈话为典型的话语的表达,这种表达以象征、偏离字面意义和沉默为特征,在其运行中包含着治疗与改变的要求,因而具有实存论的意义而非仅仅停留在语词含义之中。这种表达所揭示出的与他人相互地且为了彼此地存在的关系,为其后期哲学中的交互主体性问题、交织的存在论提供了模型,实在地影响着其后期哲学的核心概念及理论框架。可以说,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作为一种“他者”,已经参与到梅洛-庞蒂后期哲学的构造中。  相似文献   
3.
标准化估计对模型的解释和效应大小的比较有重要作用。虽然潜变量交互效应的恰当标准化估计公式已经面世超过10年, 国内外都在使用和引用, 但至今未见到关于不同估计方法得到的恰当标准化估计的系统比较。通过模拟实验, 比较了乘积指标法、潜调节结构方程(LMS)、无先验信息和有先验信息的贝叶斯法的潜变量交互效应标准化估计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结果发现, 在正态条件下, LMS和有信息贝叶斯法表现较好; 而在非正态条件下, 乘积指标法比较稳健, 但需要较大的样本(不小于500), 小样本且外生潜变量之间相关很低时可使用无信息贝叶斯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大众对文化领域的需求大幅增加,交互设计作为一种参与性设计,其理念已成为设计创新的新趋势,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在强调物质体验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体验。交互性功能雕塑具有技术性、艺术性与互动性,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并通过科技的手段达到互动体验。在传统的雕塑中,艺术作品与观者之间是单一而又单向的,是“被动的互动”,而交互性雕塑吸引审美客体的参与,作品形态、颜色等的转变由参与者决定,使接触作品变成极富乐趣的体验过程。而且在现代化城市公共艺术理论体系里,对交互性功能雕塑并没有系统的说明,只有少数单个具有交互性的雕塑作品存在;与此同时,全民健身的概念得到广泛的传播与认可,健康生活必定成为世界的潮流。所以本文将针对交互性功能雕塑的使用者以及交互方式做一个具体的阐述。通过对交互性功能雕塑设计的研究,探索交互设计在公共绿地健身功能雕塑设计上运用的可行性。本文着重探究交互性功能雕塑的设计原则。这种探索既丰富了公共艺术的意义,又会对现代公共艺术进行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宗传玉 《美与时代》2015,(3):117-118
建筑漫游动画是基于影视动画的衍生品,需要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时要充分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发挥艺术的无限魅力,探寻自身的艺术特性,挖掘各种艺术美,避免走进唯"技术至上"的误区。从而将"艺术"和"技术"有机结合,进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网页中的提示信息本身是一种基于辅助用户访问网站,发挥网页功能的必要设计,这是一种实现网页功能的交互环节中的一种补充设计,在内容上需要尽可能简洁高效地进行表达。并且由于是帮助用户完成访问目的过程中的交互行为的一种补充功能,故提示信息的设计也涉及到用户使用时的心理反馈,不当的提示信息设计会严重影响网页的整个交互体验品质,用良好的提示信息设计能帮助用户完成访问目标,是提示信息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王建明 《美与时代》2015,(2):115-116
西周初年,周公所制礼乐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编钟音乐就是古代礼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编钟音乐等历史文化也遭到了破坏,慢慢被人遗忘。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瑰宝,借助三维建模技术和Open VRP交互平台三维仿真复原了战国编钟,并完成了战国编钟的交互展示。  相似文献   
8.
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简要回顾了分析显变量交互效应的常用方法。详细讨论了目前分析潜变量交互效应的主要方法,包括用潜变量的因子得分做回归分析、分组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入乘积项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两步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并比较和评价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归纳了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的研究趋势,并介绍了新近进展(包括LMS方法和GAPI方法)。  相似文献   
9.
阴国恩  张阔  王敬欣 《心理科学》2003,26(4):731-732
1 引言 类别学习和概念形成,既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人类组织和贮存知识的基本方式。自上世纪50年代Bruner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经典研究之后,分类及分别学习逐渐成为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以往的分类研究多以事物的感知特征为出发点,强调自下而上的加工(基于相似性的加工);而在基于理论的类别观被提出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分类活动中自上而下的加工(基于知识的加工)开始受到重视,知识效应问题成为概念心理学领域的新热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有望为深入理解概念和类别形成的机制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陈帅  王端旭 《心理学报》2016,(7):867-879
传统观点认为,存在断裂带的团队中成员学习行为会受到不利影响,即"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研究通过聚焦信息相关断裂带,全面剖析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等不同团队学习方式,深入考察影响断裂带团队学习的关键情境因素,探讨并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道不同",可以"相为谋"。基于56个实际工作团队配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信息相关断裂带对团队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都没有直接作用。团队共同任期和交互记忆系统对信息相关断裂带团队内外部学习起调节作用:团队共同任期越长,信息相关断裂带越有利于团队内部学习及外部学习;交互记忆系统水平越高,信息相关断裂带越有利于团队内部学习及外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