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近代中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命题,主要是针对西方来华传教势力兴办的基督教大学。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世俗化的因素,更多地来自社会变革运动的冲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基督教教会大学的办学宗旨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的现代教育法规,国立大学的竞争,特别是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推动了中国基督教大学的世俗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延安鲁艺版画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鲁艺的版画教育在战争中从理论走向实践,能够与时代同步、与广大人民同呼吸共患难,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实现了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美术大众化的时代要求、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版画发展中,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紧随维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脚步,回族内部也开展了旨在振兴中华,振兴回回民族,复兴伊斯兰的文化运动。这一运动历时持久、参与者广泛、涉及领域众多,不但对回族社群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整个社会层面也被顾颉刚先生誉为一场“有价值的运动”。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中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命题,主要是针对西方来华传教势力兴办的基督教大学。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世俗化的因素,更多地来自社会变革运动的冲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基督教教会大学的办学宗旨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的现代教育法规,国立大学的竞争,特别是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推动了中国基督教大学的世俗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民族道德文化:从传统到现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question of how a traditional moral culture could be modernized and received a new lease of life. Only if the national spirit be unified with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could the moral cultural tradition with such unification become our home of spirit. Re-interpretation and re-explanation of traditional writings and words are feasible ways of regenerating the national moral culture.  相似文献   
6.
从现实层面来分析“国学热”现象出现的原因,可归结为国内和国际形势所趋、政治与社会的客观需要.从精神层面来追索“国学”的渊源,则可见文化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之外,构成一个衡量该进程的评判标准;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民族利益出发抛弃了传统,这个貌似主动的行为实际上有着受强迫的历史背景和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理论即是近代普世价值思潮——社会达尔文主义;新传统思想是在新文化运动的锻打下才日渐发展起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应该被完整地看待,国学应该被更广义地看待.  相似文献   
7.
清末政治的内忧外患及文化思想上西学的冲击,动摇了中国传统的道德礼教与伦理纲常。受过西方思潮与科学进步影响的近代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危难并非晚清独遇的社会政治危机,而是千古未有的文化危机。鼓吹维新,废除礼教,开启民智,振兴中国,成为维新君子的神圣职责。反礼教、排荀儒成为反封建专制首先揭橥的精神旗纛。此后,排荀思潮上升为反孔,直接引发了以“打倒孔家店”为中心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宣告了两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解体,同时建构了以国家、平等、民主、自由为中心的中国近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