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田飞龙 《学海》2014,(1):120-133
阿克曼的二元民主理论构成了一种关于宪法的政治正当程序理论,其对美国宪政史关键时期的结构性解释及其概念/话语体系对中国宪法学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冲击。国内的政治宪法学以不同的形式接受着阿克曼政治宪法理论的影响,在阿克曼的启发下试图对中国自身的宪政史提供一种"整全主义"解释,从而在学术品格上与所谓的宪法教义学颇有差异。阿克曼政治宪法理论中关于宪法政治的程序理性、人民的政治价值、宪定机构的制度效用、司法审查的功能定位对我们更为"整全"地理解美国宪法及其运作体系提供了更接近"历史"因而更接近"真相"的宏观图景,回应了其自身建构美国特色宪法理论的总体学术意图。阿克曼的理论激励我们进一步思考拓展宪法时间观与政治类型,重构政治宪法学的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2.
程潮  张金兰 《现代哲学》2011,(6):108-112
早在中国社会向国家过渡的尧舜禹时代,就产生了"政在养民"和"正德、利用、厚生"的观念。夏、商专制帝王因笃信天命、忽视民生导致王朝灭亡的教训,促使西周统治者的执政理念开始从神本向民本转变,"厚生"观念重新得到重视。春秋战国时期,如何"厚生"以及如何处理好"正德"、"利用"、"厚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统治阶层和文化精英思考的热门话题。不仅物质民生在先秦诸子中得到普遍提倡,而且精神民生也在不少学派中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医文化的二元结构是指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与其历史局限性的对立统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对立统一、排斥性与包容性的对立统一、稳定性与离散性的对立统一。这种二元结构对中医医院管理而言,即形成了明显的文化优势,也因某些积习而设置了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8,(1):63-73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地区,因居民户籍身份形成权利二元结构,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根源于威权主义治理的权利分配体系和社会利益组织化形式。城市化地区权利二元的不平等结构引发的社会冲突表现在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分配的争夺上,导致城市化地区社会冲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由经济因素引起的冲突转变为由权利分配引起的冲突,经济上的不平等直接表现为应得权利的不平等。因此,在城市化地区,需要以消除权利差别体系为中心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这一方面关系到城市威权主义治理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关系到城市化地区的权利平等与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袁铖 《学海》2011,(4):81-86
二元经济模型是城乡一体化实践的理论基石之一。文章在对国外二元经济理论演进历程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我们既要充分认识二元经济模型的学术价值,又要注意其分析的局限。文章还回顾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曲折历程,提出今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基本思路是:以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关节点,从宏观制度环境和微观经营两个层面入手,构建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与人从何处来,将向何处去的生存困惑纠缠不清,努力为人寻找安身立命的生存根基,肩负着论证人的生存合理性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重任。古希腊哲学在对确定性的执着追求中逐渐超出经验领域,进入超验领域,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否定经验存在的合理  相似文献   
7.
西方学者在二元对立框架内研究中国传统思维,造成中西文化对立,极大影响着中国学者的学术判断.中国传统思维研究应该突破西方二元对立框架,引入第三方思维形式,将二元对立思维作为人类二分思维的一种形式.在此前提下,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人类思维特质,以达到不同文化间平等对话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对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消极心理现象进行了剖析,分析农民工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农民工的心理逐渐产生了仇视憎恶,保守自卑,游离飘忽,反叛叛逆等特征,这一系列消极心理现象促使农民工与城市的隔离,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存在二元对立与连续统合的差异。方法:通过自编的中西方思维特征问卷,对中国学生47名,以及西方留学生及访问学者43名施测,收回有效问卷中国被试34名,西方被试32名。结果: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思维方式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倾向于连续统合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倾向于二元对立的。  相似文献   
10.
陈光裕  徐琴 《学海》2014,(6):75-79
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社区作为承载城市新增人口的主要空间,成为各方利益纠葛、摩擦冲突频生的重要场所。围绕着是否拥有产权,城市社区居民自发形成为租户和住户两个不同的群体,两者之间既有生活互动中的身份区隔,又有资源配置中的权益区隔,还有认同层面的心理区隔,从而使得城市社区特别是租户集中的老旧城市社区,呈现出一种低冲突低融合水平下的二元区隔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