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研究断指再植术后用肝素抗凝对再植成活率的影响,将112例因完全离断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术后连续应用肝素10天,试验组仅术后应用48小时,对比两组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成活率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显示试验组血管危象发生率10.7%、成活率94.6%,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8.9%(P>0.05)、成活率92.9%(P>0.05).术后第10天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PTT之间有差异(P<0.05).所以术后长时间的应用肝素并不能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也不能提高再植的成活率,相反却会导致APTT延长.  相似文献   
2.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剪接变体T5mRNA在肾癌(R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RC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RCC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T5mRNA的表达。结果RCC组织中T5mRNA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T5mRNA阳性表达率与RCC病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S-P法检测17例HT患者甲状腺组织切除标本和9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中ES、iNOS及bFGF的表达并分析其之间的相关性,以探讨三者在H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HT组中ES、iNOS及bFGF的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其中ES与bFGF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ES与iNOS、bFGF与iNOS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0.531,r=0.723,P均〈0.05)。结论为在HT中,高表达的ES、iNOS及bFGF在其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其病理生理变化和发病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S-P法检测17例HT患者甲状腺组织切除标本和9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中ES、iNOS及bFGF的表达并分析其之间的相关性,以探讨三者在H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HT组中ES、iNOS及bFGF的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其中ES与bFGF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ES与iNOS、bFGF与iNOS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0.531,r=0.723,P均<0.05).结论为在HT中,高表达的ES、iNOS及bFGF在其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其病理生理变化和发病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研究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O)研究是近8年以来生命科学与医学界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它广泛涉及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药理学及病理学的各个方面并已上升到了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的高度和深度。研究表明,NO既是血液循环、神经传递及免疫杀伤的生理信使又是许多病理状态下的活性介质。从有毒的气体分子到公认的生命物质;从极为简单的无机分子到异乎寻常的功能意义,NO研究告诉我们,科学永无止境,认识永无终结。  相似文献   
6.
生命科学中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赋予生命进货以新的涵义,王身立教授等关于酶性DNA的发现无疑亦复如此,从其发现过程中,我们想到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的某些主张,即其认识论意义,注重前科学事实的博物精神。就其对于前生命进货的重建意义而言,这里提出了生命大分子的二次起源假说:核酸首先作为酶起源,然后才作为信息分子起源,因此,酶概念应该有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分析巴曲酶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耳聋联合应用甲泼尼龙的疗效.巴曲酶+激素组,共38例,平均听阈75.1dB.巴曲酶组,共16例,平均听阈74.7dB.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差无统计学差异(t=0.063,P>0.05).提示联合应用甲泼尼龙(24mg,5天)对巴曲酶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耳聋不能降低患者治疗后听阈.  相似文献   
8.
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栓,脑出血以及冠心病的发生都和动脉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随着对动脉硬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和动脉硬化发生的关系已不容忽视。本文就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和动脉硬化的关系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对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S-AASI)是一种评价动脉顺应性的检测技术,具有无创、易操作、有效的特点,在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探讨S-AASI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使用S-AASI作为一种预测和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指标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子遗传学中心法则提示,遗传信息由蛋白质向DNA的输入过程在蛋白质和RNA之间是断开的。而获得性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产生却意味着机体遇到外来抗原入侵后存在信息增加的过程。本文由此假设:1存在立体结构特异性逆翻译酶,介导信息由蛋白质向RNA的传递;2特异性免疫应答形成过程中,逆翻译酶按外来抗原的空间结构合成针对外来抗原的基因片段,是免疫特异性形成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