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峰 《中国宗教》2012,(1):48-49
砖雕在回族雕刻工艺中最有特点,也最具影响力,在我国的砖雕艺术史上亦占有一定的地位。砖雕是我国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它是在建筑的砖面上进行雕刻,并且通过不同部位和不同雕刻之间的配置、组合、呼应,构成统一而完美的艺术形  相似文献   
2.
郎木寺清真寺敏志俊郎木寺是四川省和甘肃省接壤的一个山区小镇。这里是白龙江的发源地,一条宽三、四米的小河把小镇一分为二,河北边是甘肃省,河南边是四川省。"郎木"为藏语译音,全称应该是"达仓拉姆",意即"虎穴神女"。"郎木寺"是草地民改后才起用的。这里有...  相似文献   
3.
临夏白云观坐落在甘肃省临夏城内凤林路,是临夏地区道教全真派重点宫观之一。该观历史悠久,初为文昌观,继为文庙,再建文昌宫,后又增建白云观。白云观的前身文昌观,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行宣政院经历善麻建。明洪武初,又有河州西南玉伦沟(今榆林沟)三清观并入。三清观,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道人何廷秀建。洪武七年(1374年),指挥徐景主持重修文昌观。二十六年(1393年)作道纪司。成化四年(1468年)增修三清殿。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编修《河州志》时,已改为道正司①。明末道正司废。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文昌观年久失修,殿堂…  相似文献   
4.
临夏在中国伊斯兰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度曾是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的中心之一,随着临夏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经堂教育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显现出一些不足和缺陷,如何对临夏的经堂教育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革,使其既发挥传统优势,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相适应,这不仅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关键所在,这正是本文思考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术研究缘起和经历问:高老师您好,我受《中国穆斯林》杂志委托,很高兴对您进行专访。您是从甘肃临夏走出来的回族学者,故乡是您驻留心间常思常念的一方热土,您在撰文或接受采访时曾多次表达自己浓厚的家乡情怀。有关故乡,您有哪些最值得回忆的往事?故乡对您走上学术研究之路,特别是您早期从事西北穆斯林问题研究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