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尹群 《学海》2007,(5):104-109
中欧交往最初依靠马六甲等地的华人为语言媒介,至1553年后澳门成为中欧语言媒介的中心.自16世纪末起,耶稣会士学习汉语并积极融入中国社会,推动了中欧交往在文化层次上的全面发展.在中国开明士大夫和少数华人基督徒的协助下,耶稣会士促成了明末清朝的"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但18世纪初以后,注重传教的耶稣会士逐渐丧失了作为中欧交往语言媒介的功能.在雍正、乾隆两朝清廷限制对外交往的形势下,中欧文化交往的语言媒介大大缺乏,只剩下勉强维系有限贸易往来的混杂英语.  相似文献   
2.
首届中欧国际合作研究伦理问题研讨会于2007年3月9日~10口在北京台湾饭店举行。这是中欧合作项目的一部分,也是中欧在研究伦理方面合作的第一次会议。中欧研究伦理合作项目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对巴西、中国、印度和南非四个国家管理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条例有一个正确而可靠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最优伦理审查程序的建议;二是向决策者、伦理委员会委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详尽而全面的指导文件,可用作国际合作研究政策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Design Match 2008这个被期待已久的设计盛事于2008年3月在捷克的布拉格国家展厅拉开了举办的序幕。这是该项活动第二次举办,第一次举办还是2006年的事情。这个将持续一年,游走4个国家的展览竞赛非常特别的一点就是它将展出包括捷克、斯洛伐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战略愿景贯穿欧亚,连接着中国和欧洲经济圈。中欧合作内涵和领域都在逐渐深化。极端主义在欧亚大陆是中国与欧洲诸国共同面对的政治挑战。反极端主义涉及到从官方到民间的安全认知、身份认同、文化互动、信息交流、历史记忆交融等国际交往命题。可行的中欧跨欧亚大陆反极端主义合作演化路径从官方、精英、群体细化到个人;合作内涵包含信念、制度、组织和秩序;合作领域从基础合作发展到成熟合作,具体互动模式多样。本文依据"一带一路"战略愿景,对中欧基于信仰合作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继而结合欧亚大陆宗教极端主义跨境渗透的现实威胁,探讨中欧之间跨欧亚大陆反极端主义合作的可行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