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采用轮组法对96名中小学生被试进行了记忆情绪词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发现:(1)被试记忆三类情绪词的效果之间差异显着,其中愉快词的记忆效果最好,不愉快词的记忆效果次之,中性词的记忆效果最差;(2)随着被试年龄的增长,词的情绪性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呈逐渐减弱的趋势;(3)词的情绪性对男生记忆效果的影响要大于对女生记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石伟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8,31(3):536-539
研究了心境在自尊的记忆效应中所起的作用.被试为181名大学生,30个特质形容词为刺激材料,采用2(自尊分组)×2(BDI分组)×2(参照条件)×2(词性)的混合实验设计,要求被试自由回忆特质形容词.以中性词或BDI分数为协变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及简单效应分析,结果重复证实了既往研究发现的自尊的记忆效应模式,且发现不存在对于负向信息的自我参照效应.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结果证实自尊的记忆效应并非暂时的心境使然,而是特质自尊作用的结果.这一结果有助于加深对自尊的认知动力特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恭维这个词是一个中性词,范畴是保留自己的真正想法,附和对方,赞美对方,以博取对方正面或积极的情感的语言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喜欢恭维奉承的,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沽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品德语词的内隐记忆发展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湘萍  徐媛  李冰 《心理科学》2002,25(5):555-557,579
实验采用内隐记忆加工分离(再认型)程序设计,考察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年龄组被试对道德词、不道德词、中性词三类语词的内隐与外显记忆成绩,结果发现:对不道德词的记忆具有更强的内隐性特征;中学生确实处于道德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或者转折阶段;道德认知的内隐研究应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