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教授主持的该院重大研究课题的结项成果《世界佛教通史》系列图书于2015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全部出版。这是我国在佛教历史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一项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8月1日,在任继愈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中华大藏经》编辑委员会联  相似文献   
4.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6,29(6):1507-1507,1501
一年前,在武夷山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会上,郭永玉教授报告了他关于人格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想,激起了与会同行的浓厚兴趣。今年5月初他把即将付梓的《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书稿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发给我,并请我为该书写序。我欣然地应允了。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厚实而又拓新的著作,甚为难得。人格是一个现实的人。我们对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认识,通常都包含其外在人格和内在人格两个方面。外在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公开所扮演的角色,是人们看得见的外观;内在人格是…  相似文献   
5.
郭齐勇 《孔子研究》2018,(6):157-158
中国传统哲学在20世纪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 20世纪中国学者是以怎样的方式解释中国传统哲学?其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表现了怎样的意义、特点与问题?中国传统哲学在与外来哲学互动中如何保持自身的主体性?中国哲学未来究竟应呈现怎样的形态?……这些长期为学界所讨论而又所困扰的重大学术课题,李承贵教授新著《生生的传统--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所进行的探索性思考,或许有助于我们寻找答案。本人拜读之后,特提出如下几点感想与读者诸君分享。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无神论》2014,(5):F0002-F0002
<正>《科学与无神论文集》,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4年5月出版。本文集的作者杜继文教授长期担任《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的主编。本书由作者自选42篇论文和随笔汇编成集。其主要内容包括:对邪教的揭露和对人体特异功能的批评,弘扬科学精神;对"文化传教"的审视和"宗教渗透"的关切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以科学无神论与宗教信仰自由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宗教  相似文献   
7.
韩丽雯 《管子学刊》2013,(4):120-122
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后,“构建和谐社会”尤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热切讨论,和谐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之间的关联也引发学者们的思考和争论。但关于“和谐社会”和“和谐”理念的问题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歧见和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它与中国传统的“和谐”观是一脉相承的,有的学者认为它与儒家的“和谐”观或传统的“和谐文化”是具有本质区别的;甚至学者们对于中国传统的“和谐”观的认识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讲“和”,贵“和”或崇尚“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所在,有的学者认为“贵求与人同,不贵与人异”[1]209是中国文化的特征,还有的学者认为“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追求”[2]4,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从而使“和谐”理念和“和谐社会”成为一个充满争议而有待深入辨析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时代呼唤的状况下,林存光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典和谐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研究》一书于2013年6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的出版为我们重构了中国古典和谐理念和治国方略的完整图景,填补了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不仅具有划时代的学术价值,而且为更好地实现当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助益,其出版的社会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8.
《法音》2004,(9):18-18
本刊讯由中国佛教协会编辑的《中国佛教》第五卷近日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佛教》第五卷是继《中国佛教》一至四卷之后编辑出版的重要文献。《中国佛教》的文稿原是五六十年代受周总理委托,由赵朴初居士任主编、吕澂居士任副主编,汇集国内著名佛教学者为斯里  相似文献   
9.
刘华 《伦理学研究》2006,(2):107-108
胡潇教授的学术专著《意识的起源与结构》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作者在人类精神生活的沃野里潜心耕耘多年,奉献给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一项丰硕成果。这本近46万字的煌煌大作从三个方面展开了作者的思想经纬和学术建构:一是以“理性的滥觞”为篇名,全面勾勒了人类意识的起源及其理性智慧的发展流变;二是以“心灵索引”为篇名,展示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现象孜孜不倦的探索经历以及作者对此的评析与新见;三是以“意识形态的认知”为篇名,阐释了人类精神生活的诸方面及其生成的意识形态各门类反映社会生活、经济基础的认识机理。全书…  相似文献   
10.
《世界宗教文化》2016,(5):136-136
主编:魏道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世界佛教通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主编,国内外20多位学者参与撰写,包括魏道儒、郑筱筠、何劲松、纪华传、尕藏加、杨健周贵华、李利安、(越)释清决等。该书共14卷15册,800多万字,在国内外学术界尚属首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