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复以实证主义的理路批判了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成分,但他的"依古论说"仍深受儒家思维方式的影响。通过对中西政教分合关系的分析、对知识与信仰的区分,严复为宗教的永远存在保留了位置,此即"与人道相始终"而不可废的宗教即为"真宗教"。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或孔教作为"真宗教"的人道教身份。这与他在民国肇建后考虑国性问题时明确地回归儒家传统一致,体现了严复前后思想的一贯性。  相似文献   
2.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认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必须实现道德转型。他提出了道德转型的基本思路:确立人道主义为最重要、最基本的伦理原则;以是否宝爱生命、尊重生命价值作为划分文明道德与野蛮道德的标准;确立两利为利的功利观;从普世伦理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的相容性问题,发掘传统道德的价值。他的诸多思考至今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家富强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哲学的首要目标.它可分为两大要素,即国家物质力量和民族凝聚力.在现代社会体制中,这两大要素的实现各自需要不同的伦理精神:物质力量的实现所要求的主要是自利、自由和竞争意识,而民族凝聚力的实现所要求的主要是共同体意识和平等观念.这些伦理精神之间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矛盾性就构成了国家富强的内在伦理冲突.这一冲突的调节原则,可以有不同的构想.对于这些问题的论述,严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范例.  相似文献   
4.
5.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梁启超对自由倍加关注.然而,两人的自由思想具有明显差异,严复将自由理解为权利,侧重民主启蒙和制度启蒙;梁启超则将自由理解为道德,侧重思想启蒙尤其是道德启蒙.这使他们对自由的具体操作和改造中国的纲领体现为三民与新民之别.  相似文献   
6.
严复在近代思想史上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启蒙思想家,还是一位卓越的社会经验分析大师。只是对他在后一方面的论述与思想贡献一直为后人所忽视。一从富强到公理严复最初是作为洋务运动的选才而进入近代历史舞台的。1895年中国甲午战败的刺激,使严复由洋务阵营中一个默默无闻的中级官僚,一变而成为中国文化舞台上万人瞩目的启蒙思想家。此后的十几年间,严复一面游走于多种官场和社会活动的边缘,一面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思想启蒙的事业中。与同时  相似文献   
7.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严复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早年毛泽东对这一思想是有所认同的,但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即"阶级论",对严复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进行了批判与改造.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结合中国的实际创立了人民教育学说.  相似文献   
8.
一、百年以前西方哲学理论翻译大潮初起.1.严复——西方哲学翻译的伟大先行者.19世纪末,以严复为代表的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翻译家第一次把科学方法论和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介绍到中国来,推动了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开创了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林红 《管子学刊》2006,(2):87-90
严复以西方的进化论和民主、自由等观念对道家的某些思想作了阐发。他作的这种阐发,实际上是以老庄著作为载体,会通中西思想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以西释中的解读方式,这种解读方式,为近代道家思想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卢兴 《哲学动态》2015,(3):23-30
严复是中国近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先驱。对于他的晚年,学界往往评判为"由激进转向保守"。本文通过对严复的译介和著述的研究,将其自由主义思想归纳为"自由"、"富强"与"国治主义"三大主题。严复自由主义思想是对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选择和消化,并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现实关切,其前后期思想虽有发展,但基本立场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