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在西方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互大影响,不应使我们忘记它在东方对存在所有的影响。实际上,每个民族都有其基本上和原生的智慧,这是文化的真正的财富,趋成为公理。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初,16岁的少年哈利在美国的一家马戏团做童工,专门负责在马戏场内来来回回地零卖小食品。那个马戏团的名气不大,每次去看表演的人都不是很多,买零食吃的当然就更少了,特别是柠檬汁一类的饮料,几乎无人问津。 善于动脑筋的哈利冥思苦想,  相似文献   
3.
《思维与智慧》2007,(11):I0001-I0002
2007年7月28-29日,由《思维与智慧》杂志社主办的首届笔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北戴河举行。来自全国5省市的7位作家朋友欢聚一堂,共同为杂志社的发展献计献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1999年4月5日,美国谈判专家史帝芬斯决定建个家庭游泳池,建筑设计的要求非常简单:长30英尺,宽15英尺,有温水过滤设备,并且在6月1日前竣工。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卡、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凤林、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熊铁基等14位嘉宾做主题发言。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龙虎山道教协会副会长曾广亮主持了本场分论坛,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吕锡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魏德东对发言进行了点评。倡议启动《中华道藏》续修工程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卡  相似文献   
6.
老舍先生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很强的北京韵味。1930年5月,老舍辞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一职返回北京,暂时居住在朋友白涤洲教授的家。北京当时很有影响的文艺团体——“笑社”获悉消息后,当即委派作家陈逸飞登门造访,正巧老舍正在午睡,陈逸飞不忍打扰,就留下一信,希望老舍能担当“笑王”一角。第二天,陈逸飞就收到老舍的回信——“辞王启”,内容是“逸飞先生:您来,正赶上我由津回来大睡午觉,该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有一个基本的区分,对他而言,欲望是设定目的的,思虑为实现欲望目的而寻求手段或工具。对于这个区分的解释,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持休谟主义的解读,认为理性是为欲望服务的;另一种持理智主义立场,认为理性思虑不会局限在寻求手段方面,在某种意义上,理性思虑可以设定目的。本文在分析这两种解读各自的合理之处与存在的问题之后,进而考察一种被以上两种解释所忽略的情况,以此尝试提出一种可以兼容两种立场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智者的故事     
有一次,霍加接受一个农民送来的一只兔子。当然,霍加没有白要人家的东西,盛情地款待了农民。  相似文献   
9.
鲁其林 《思维与智慧》2011,(10):M0002-M0002
像是前世今生的约定,我的命运注定将从结识《思维与智慧》的那一刻改写。漫步文学的殿堂,我才知道过去的自己是多么荒诞而肤浅,成天在名利场角逐、欲海中挣扎,却忽略了人性的至善至美和简单的幸福。如同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找不到归宿……  相似文献   
10.
修身与修心     
释学诚 《法音》2015,(3):26-33
<正>一、心外求法迷失生命价值修治身心成就智慧人生《诸法集要经》云:"一切有为相,皆归生住灭。"一部车、一台电脑,乃至我们的房子,用久了就会坏,就需要修理。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一种存在形式,都有生、住、灭无常变化的特点。人是由身心两部分组成的,从少年到青年,从壮年到老年,人的色身在不断变化,内心也在不断变化。人都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快乐,祛除痛苦。那么,怎样让我们在变化的过程中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