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铀  宋群豹 《管子学刊》2008,(1):115-117
东夷文化沃土上发展起来的齐文化,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齐地文人术士众多。到清代则出现了三位著名的文坛巨人,一位是“一代诗宗”王渔洋,一位是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另一位就是现实主义才子诗人赵执信。赵执信的人品、诗品、书品都极具特色,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也谈齐鲁文化与齐鲁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鲁文化均产生于东夷,有其共同的渊源,因而有其共同特质,又因其地理环境和有周分封后建国方针不同,随产生变异,形成既有共性又具个性的现象。随着历史发展,两种有共同渊源的文化,首先互相吸收,互相融合,至汉代走向统一,并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国 ,后人有称姜齐者。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殷 ,功高盖世 ,在分封诸侯时被列为首封。因其为东夷人 ,所以把他封到东夷人居住的齐。也有人说齐本是旧名 ,姜太公袭其旧而建齐国。建国之初 ,姜太公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举贤尚功”、“通工商之业 ,便鱼盐之利”的方针 ,不仅促进了齐国经济的发展 ,而且由此奠定了齐文化的基本框架。《诗经 .齐风》是齐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齐地风俗的集中表现 ,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剖析《齐风》中的诗篇内容和形式 ,探讨齐地的风俗习惯 ,从而了解齐文化的某些特色。《齐风》 11首 ,反映…  相似文献   
4.
秦人的祖先来自东方,他们以“玄鸟”为图腾,始居地大概在今山东省境内。自夏末至西周末年,秦人祖先分成几次或几批由东方徙居到西方,迁徙路线大致上是从今天的山东迁到山西,再由山西迁到陕西,最后再定居在甘肃东部一带。可以说秦人祖先出自东夷之地,但扎根于西戎。由秦人祖先创造的早秦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从文化之源流看,它以东夷文化为张本,并融合了舜禹华夏文化、夏文化、未知夷狄文化、商文化、西垂的戎文化、周文化等文化因素。从文化基调来看,早秦文化始终没有融进主流,边缘化的处境成就了秦文化,并且锻造秦文化的独特的个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夏敏 《管子学刊》2008,(3):80-81
泰沂山脉北麓鲁中地区,以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为特征的东夷文化少嗥氏部落,是先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以鸟为图腾盛行太阳崇拜的远古文明具有高度发达的原始科学萌芽,尤其在天文学和数学领域,奠定齐文化中以节气为主要表现的太阳年历法和以九九算法为代表的数学成就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青州地区从7000多年的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以及山东龙山文化时期,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以了青州地区为中心的古文化小区,一度成为山东境内一个突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后来齐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本文利用大量田野考古发掘资料和有关文献记载,就青州地区东夷文化的面貌特征、经济形态以及鸟图腾崇拜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刘伟 《管子学刊》2013,(4):46-51
由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而成的《战国策》,折射出各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并显现出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齐策》中体现的地域文化也鲜明地异于它策,然而这种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的地域文化蕴含着多种文化元素。齐国乃东夷族世代居住之地,在意识形态领域保留了东夷文化的基础,东夷文化是它的源头。在《齐策》中东夷文化主要体现为:尚武的风习;古老的婚恋习俗以及占卜的遗风等。  相似文献   
8.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依据人文主义方法论的研究方式,从体育文化的视角对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泰沂山系的东夷族人,所创造的东夷文化中所蕴涵的体育文化因子进行分析,发现东夷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东夷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培育了特色鲜明的东夷文化;而发达的东夷文化中蕴生了诸多体育文化的萌芽:东夷文字、夷人体格、原始崇拜、礼仪习俗及音乐舞蹈娱乐中所蕴涵的体育文化因子,为后世体育活动的产生、发展及至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谷玉梅  王瑞芳 《管子学刊》2009,(4):44-48,116
齐国自周初建国直至战国,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先秦齐人天性劲勇、喜战、乐斗,齐国君民既是尚"悍"特性的继承者,又是尚"悍"民俗的提倡者、培植者和典型的示范者。齐国民俗尚"悍",有其政治、军事、时代之背景及其特殊表现,从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中都可以窥见齐地民俗之"悍"所呈现出的勇敢和智慧之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东夷齐文化与华夏文化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夷文化是华夏东部族群文化。华夏文化是由东西部地域邦族融汇而成,东夷是华夏文化的东部源地。从考古看,苏北、淮北一带的史前文化与山东史前文化相同,为同一文化系统。今天的东北,包括辽河、黑龙江流域,同山东文化密不可分,应归属远古东夷族群。族外配偶婚是东夷与华夏西部族系的联系特点。炎帝蚩尤氏,是今天江南苗、瑶各族的先祖,是苗人的族神。齐桓公改革完成华夏融合,华夏融合使华夏民族的同归性强烈,地域疆土的中国认同性强烈。推动富民养农政策让农业发展,是保障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基础。华夏融合统一才能造就中国,才能使中国发展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