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冯玉庆 《法音》2008,(9):48-49
唐宋以来.随着观音菩萨的女性化.其信仰在民间得到普遍的传播。陵川是晋东南地区佛教传人较早的地区之一.随着东晋后赵创修的崇安寺建成.观音信仰就在本地得以盛传.并且很快成为当地民间神仙信仰中不可缺少的一位。受唐朝皇帝李世民名讳之故.观世音菩萨简称为观音菩萨.在本地更是去掉观音二字,简称菩萨。对本地大多数老百姓来说,  相似文献   
2.
李世峥 《天风》2011,(11):59-60
从我国目前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东南地区在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中西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不容否认的因素,就是东南地区以其独特的用人机制,吸引了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促进了东南地区的快速发展。当这种良好的用人环境形成之后,便自然能够更加有效地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于是,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中西部地区的优秀人才,离开故土,直奔东南,人们在为此惋惜的同时,将这个现象调侃为“孔雀东南飞”。  相似文献   
3.
闫丹婷 《美与时代》2013,(6):100-102
渝东南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而渝东南民间家具受传统中原文化的影响则源远流长。一方面,它借鉴和吸取了中原传统家具中的优秀元素;另一方面,由于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民俗特征,其民间家具发展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民间家具文化。在家具的设计、风格、功能和用途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鲜明的区域特征,充分反映了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惯。搜集整理这些日渐消失的家具,研究它们与当地文化和民俗、民风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对我们整理完善民族家具有重要意义,又能给现代的创意设计以启迪。  相似文献   
4.
黄永锋 《福建宗教》2001,(3):24-25,21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它的基本教义被概括为“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前定、信后世。伊斯兰教规定教徒的基本义务有:念诵清真言表白信仰、礼拜、斋戒、纳天课和朝觐,这五项中国的穆斯林通称为“五功”。伊斯兰教在唐代传入中国,旧称“回教”、“回回教”、“回回教门”、“天方教”、“清真教”等。本文拟对建国以前伊斯兰教在东南地区的传播情况作个概述。  相似文献   
5.
杭州飞来峰石窟造像是中国公元10世纪以后著名的晚期佛教雕刻.它集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艺术于一体,是我国东南地区多民族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相似文献   
6.
<正>在晚清国势风雨飘摇之际,多位来华传教士及华人同工们,都曾以圣经翻译成中文为上天所托付之使命和首要任务。因此,自马礼逊来华后的一个世纪,新教传教士在中文译经上都曾作了众多尝试,包括把圣经翻译成文言、浅文言和官话,以及在中国东南地区通行的方言译本。不过,正由于在译经上百花齐放,反而有碍不同地区的华人教会合一,并有碍福音  相似文献   
7.
黄永锋 《福建宗教》2001,(5):23-23,22
近代天主教在我国东南地区发展很快,主要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1842年8月,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款迫使清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另有“耶稣天主教原系为善之道,自后有传教者来至中国,一体保护”的规定。此后,西方各国纷纷效尤,在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时都加上有关传教的特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