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儒家思想中有丰富的和平文化资源。和谐论是儒家的秩序的和平论的核心。和谐论包括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群己和谐。从此出发 ,可以建立起天人合一的宇宙秩序 ,三纲六纪的社会秩序 ,治国安邦的国家秩序 ,天下一家的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2.
刘擎 《学海》2015,(1):198-209
思想的激辩也许是2014年西方知识界的最重要特征。在冷战结束25周年之际,西方思想界并无历史终结的自信,反而透露出信心危机甚至瓦解感。自由主义的重要学者开始检讨自由主义的论述与实践何以偏离其本源与精髓,陷入盲目与教条。历史的终结论虽然受到广泛质疑,"历史没有清晰的方向"和"历史的终结"然处于激辩之中。在这种语境下,皮克提的《21世纪资本论》成为热点便自然而然,该书虽然意为资本主义敲响警钟,但作为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的危机感在知识界加深了。思想界的所有辩论似乎都与中国崛起的现实与想象有关,但中国增长已至拐点之说与中国的影响已经从经济领域向政治和文化领域扩张之说也处于辩论之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巴哈伊教律法与原则的形成、构成、表现与功能,指出巴哈伊教的制度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巴哈伊教律法系统,另一个是巴哈伊教原则系统。两个系统都体现于巴哈伊教的各种文献中,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巴哈伊教原则与律法关系密切,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就所规定的内容来说,前者是宏观的,后者更为具体化;二者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4.
秩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诉求,也是国际关系的核心议题.当代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分析国家行为才能获得对世界秩序的确当认知,国际关系的正义就是国家间的正义.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正义是实现世界正义的基石,只有把性别伦理引入国际关系领域,才能真正奠定世界秩序的正义基础.对于后冷战时期世界政治生活的现实而言,女性主义的观点为未来世界秩序的重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7,(4):195-203
近年来,"天下"的概念虽没有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不时被学术界所论及。将"天下"乃至"新天下主义"视为一种可能的中国式的"世界制度",难免会被认为是一种对中国文化过于自恋的文化保守主义。实际上,"天下"的内涵在秦统一之前和统一之后是有重大区别的。在秦统一之前,"天下"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血缘之上的一种文化纽带关系,很少有政治的意蕴。即便是在秦统一以后,"天下"被赋予了政治的内涵,但也并非是一种超越国家利益之上的政治单位,而是"大一统"的"中国"体系的基本规训工具和权力合法性基础,是皇权与儒家思想体系结合起来的区别自我与"他者"的重要标尺。然而,"天下"的政治意蕴仍然体现在"国天下"中,而并非是一种世界意义的秩序。把"天下"作为一种"世界尺度"或者说"世界秩序",那不过是一种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6.
杨春龙 《学海》2005,2(6):68-72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以来,整体世界诞生使人类共同利益不断增加,也强化了人类必须规避“共同危险”的感受。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改变着国际竞争观念,使传统的片面寻求“自助”的国际政治观和以战争、领土兼并为特征的扩张模式一定程度上遭受否定。民族主义潮流广泛兴起、世界格局多元化和各国国内政治生活民主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国际社会秩序民主化成了现代世界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