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1995年3月20日,一朵不祥的黑云从日本上空迸飞而起:东京地铁沙林事件的骤发,震撼了日本列岛,也震惊了世界。两天后,警方突然对新宗教集团奥姆真理教展开了全国性的强制大搜查。于是奥姆真理教被作为事件的嫌疑犯而被披露于世。可以说世界正笼罩在“奥姆恐怖”的气氛之中。这无疑又将使人们关注起海外的新宗教集团问题。本文拟以奥姆真理教为主要例证,来谈谈海外新宗教集团产生的社会背景、一般特征及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方的律法是按基督教神学的诫命、典章和律例这三部分内容组成的。摩西十诫是律法的基本内容,典章和律例是根据十条诫命发展出来的。摩西十诫是圣经中的重要篇章,其着重于行为规范训导的故事,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在世俗社会中世代传承,西方文明中的伦理道德,或多或少都受到其有形无形的教育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香港道教界于丁酉年(2017)举办十年一度的盛事——“金策罗天大醮”,这是一个为国家、为国人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大型科仪。其间,还举办了文化讲座。本人有幸受邀参与,在讲座中谈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港黄大仙信俗”是如何播道弘扬、如何面对日新月异的世俗社会、如何面对挑战进行创新而走向世界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聂士全 《法音》2005,(5):33-38
佛日契嵩《广原教》第十六至十九章,分别论及尊僧、籍僧、住持和僧官问题,它们构成传统中国僧伽生态的基本环节,前一说明作为人天师表的僧伽,具有深植普遍尊敬的殊胜品格;后三则关涉佛教的世俗形态,及依凭世法对僧众予以行政管辖的现状。有宗教,则必有专职于宗教实践的修道人员。作为宗教存在,他们上通神圣或终极之道,追求生存等现实问题的根本解决。作为社会存在,他们是神圣与信众之间的桥梁,具有引领凡俗趋向终极真实的功德和意义,同时又与世俗社会发生种种关联。出世追求与世俗生存的矛盾是导致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晚唐以来的儒学运动,…  相似文献   
5.
王静 《法音》2006,(1):31-32
梁思成先生曾言“自一般人民之思想起,以至一物一事,莫不受佛教之影响”[1]。的确,随着佛教的入传,作为重要载体的佛教艺术亦随之接踵而至,共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其中又以石窟寺艺术为最。随着佛教对世俗社会渗透的加深,世俗政权意识到它对维系、加强统治的作用。于是,他们便不仅给佛教以一定的发展空间,而且更自觉不自觉地对其艺术进行模仿改造,从而在生活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陵墓便是其中一例。佛教石窟寺是僧徒为供奉佛像而凿建,陵墓乃世俗社会为其最高统治者而建造。二者的对象都是各自生活世界中的主宰者,这样的地位使二者具备…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佛教僧团管理在凝聚僧众信仰、促进佛教健康传承发展、协调与世俗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佛教早期,僧伽是比较松散的组织,僧团管理主要依靠佛陀说法、戒律以及师徒的联系来维系;佛教传入中国之初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从最初完全依古印度佛教的戒律,至道安提出《僧尼轨范》,由此开启了中国佛教僧团管理的新篇章。而作为佛教中国化典型体现的禅宗,其僧团管理无疑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